宋沂下樓左右轉轉,又是用手指屈著聽音,又是眯著眼睛來回觀察,最後果然在樓梯拐角那裡尋找了她娘之前說的那個用來躲藏時極隱蔽的小茶房來。
那茶房本就是設在樓梯下方的空間,總共也只有小小窄窄的一平方大小,怪道先前她娘說藏在這裡能不叫人發覺,興許是為了不影響樓內擺設的緣故,那茶房的門與周邊的雕版一致,若不是仔細知道布局,還真難叫人發現。
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主子們聊天說話的時候,有時是不想叫下人們出現在眼裡的,但又不能真將人屏退,畢竟還要隨傳隨到,叫一聲就過來端茶倒水的,這樣的設計也很合理。
很好,這地方正好,天底下哪裡還有比家更叫人覺得安心的地兒呢。
解決了地點,第二個難題又來了,這如今是景家的老宅,一個她,一個李嶠,一個曾玉英,這仨人怎麼能在景公子待在老宅的時候進到後院錦樓里呢?
這可不是宋沂能支使得動的人物。
宋沂沉思再三,忽然想起兩位故人來,她在次日便叫人往府城和縣城各寄去一封信。
府城那封是寄給徐娘子的,言說:金陵這裡八月十四各社都在做詩會,聽聞有什麼桂花社海棠社,鬧出了好大的名頭,這樣的盛況豈能少了你這樣的人物。
況且上回在湖上時做的那首詩就極好,只是因為其餘人沒看到,才可惜的丟了頭名。
如今七夕已過,中秋將至,不如乾脆在十四日再起一社,大家不若來金陵重聚另外比試一番如何,曾娘子已經答應下來,言之鑿鑿自己能拿頭名,就差你了。
縣城那封則是寄給曾玉英,前面的話語與上頭一樣,只在後面加了一句:說如今金陵這裡詩社興盛,若是不來此一回,實在是可惜。
徐娘子為上回自己沒贏之事耿耿在懷,一直想著要與人再比個高下,我心想,既然如此,不如大家趁著中秋節來金陵這裡再來一局叫她服氣。前日聽姨母說,金陵有個紅娘廟,極昌盛的地兒,聽說在這裡燒香,便有神佛庇佑的。
兩封信同時寄出,也近乎同時到達,內里附送的回信十分簡單:她們一定到!
這下子連李嶠都有了藉口,中秋節前辦詩會嘛,女子能辦男子難道不能?
更別說中秋習俗,大都是要回老宅團圓的,景公子前些時日一直困守在府城裡頭,好容易回趟老宅,他難道就不想要熱鬧?
宋沂不信,招手就叫李嶠想個法把要辦詩會的消息送到景公子的耳朵邊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