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管怎麼樣,她在對象那兒「小天才」的印象算是又加深了。
周四, 報紙出來了。
林珊一大早就跑去報攤買了兩份。打開一開, 她驚訝得發現自己竟然出現在第一頁的側面!
沈丹的故事寫得非常精彩。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上來一通身世煽情把林珊自己都看感性了,跟著直接講述她如何發憤圖強,冒著嚴寒酷暑賣包子補貼家用,最後不但以省狀元的身份考上了清大,還在京市開了一家服裝店。
文章讚揚她就算考上了清大, 也沒有驕傲自持看不起個體戶, 反而響應號召,利用課餘時間做起了個體戶,除了她本身的吃苦耐勞、勤奮努力外, 在好政策的引領下,如今終於成功開設了一家服裝店。
文章中間是林珊站在服裝店門口的照片。她看上去特別天真無害,笑得很好看,身後的服裝店明亮新穎,大大的招牌非常顯眼。
這文章字數不長,卻把該寫的該表達的全都顧到了。身世和奮鬥的部分寫得非常煽情,讓人極其動容。同時又沒有透露過多的細節,留下將來做系列故事的懸念和引子,當然了,通篇對國家和政策的讚揚更是渾然天成。
林珊看完之後深感佩服,心裡直呼丹姐牛啊。
其實在八十年代後期,因為有大量的待業青年,很多地方都在想辦法號召青年去加入個體戶的行列,但是吃大鍋飯,以工人和軍人為光榮的年代,人的觀念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大家都想找找人,花點兒錢
,好給分配個鐵飯碗。
做工作的同志一說讓人去搞個體戶,對方臉瞬間拉得老長。幹個體戶連對象都不好找!
雖然有像粵城深城這樣的地方,京市的情況比其他地方好一些,但主流還是覺得個體戶不好,更別說前幾年還老抓人,現在又讓人去幹這個,老實的群眾一時還轉不過來彎兒。
沈丹的這篇文章估計是想告訴大家,看看人家省狀元、清大的高材生都抽空幹個體戶了,這還有什麼好丟人的,同時也更說明個體戶一定能賺到錢,不然也弄不了這麼大的店,只要大家努力奮鬥,相信一定什麼都能有。
一篇短短的文章,既讓報社滿意,又上邊滿意,林珊就更不用說了,這宣傳效果簡直了!最重要的是還傳達了開放的中心思想。
林珊這回說什麼也要請沈丹吃頓大的。想起她家可愛的小琳琳,林珊當即就跑去給阿英打了個電話,請她幫忙挑幾套童裝寄過來。盧學軍跟梁小慧家剛滿兩歲的大寶也要有,不能厚此薄彼。
全國發行量第一的報紙,威力大到林珊無法想像。
趙桂花不是那愛看報紙的人,但隔壁楊老太愛看啊,每天都得讓紅梅出去買報紙,特別關心國家大事。今天正翻著翻著,居然看見了熟悉的面孔,再一瞧具體內容,好傢夥!還真是她認識的林珊!
楊老太立刻拿著報紙去了隔壁,趙桂花一瞧居然真得是自己閨女,當即笑得合不攏嘴,直說林珊連跟她提都沒提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