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七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林希跟他說過鵬城那座,他目前聞所未聞的南海邊的小漁村,即將搭乘改革開放的春風,迅速發展成國內一線大都市的神奇地方。

從他早早選擇司機這個行業,就可以看出,他骨子裡富有冒險精神,喜歡挑戰。

這樣的性子,遇上別的女人,興許會被壓抑那份挑戰。

可遇上林希這樣的,具有先知先覺的女人,他的那份冒險精神能被放到最大。

林希會跟他說這些就是希望他將來學成歸來後,能提前到鵬城那所大都市發展。

這倒不是出於她的私心,而是那裡很快會迎來各種利好的政策,以及迎來更多思想開放的一代人,有人適合高科技企業發展的肥沃土壤。

可以說,在那裡起步的高科技企業,幾乎都成了後來的大佬。

既然他的專注點在高科技上,選擇那個地方為起點,自然是最好的。

「我畢業分配,一定優先選擇那個地方。」她78年春上大學,82年春就能畢業,那時候的鵬城雖然已經被劃為經濟特區,但在世人眼裡那還是個落後的小漁村,應該很少有人選擇去那裡,她想去應該不難。

「我爭取兩年內學成歸來,這樣等你畢業,我已經打拼兩年,有點基礎。」

雖然嘴上說,他跟林希各有自己的追求,是最好的夫妻關係。

但他並不想兩人,兩地分隔太長時間。

兩年是他能接受的最長時限。

他去國外,一是去學技術,一是找資源。

只要找到合適的資源,又有人領他進技術的門,他就可以帶著資源回來,在國內邊折騰邊學習。

林希自然知道想學成一門技術,尤其是高科技技術,有人教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的鑽研。

她對祁博衍的安排,完全無異議,「我只會出一張嘴,其他的都不會,你要怎麼做怎麼走,自己安排,我沒意見。」

祁博衍點頭表示知道,「走,找地方住宿。」

七十年代末的榕城,還沒特別拿得出手的地標建築,哪怕是郵電大樓、外貿中心、中洲島這些建築,也都是往後兩年才建成的。其他的代表性的建築,基本都是八十年代才開始建的。

經過兩天半的顛簸,兩人早就累狠了,就近找了旅社住。

辦好入住,林希開始洗漱,祁博衍就拿上飯盒出去覓食。

在火車裡被熏了兩天一夜,林希總覺得自己身上都是那些雜七雜八的味道,早就難受得緊。好好洗了一個熱水澡,換上乾淨的衣服,這才覺得舒服了一些。

她穿戴好出浴室,祁博衍也買好吃的回來。

魚丸、鍋邊糊、海蠣煎等榕城特色小吃。

雖然這座城市幾乎看不到幾十年年後的樣子,但這些小吃卻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