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誘玉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瞬息之間,如同在熱油鍋里潑冷水,火焰迎面而來,快要炸開了。

唯有顏玉皎這裡安靜非常。

顏玉皎其實懷疑自己中了藥,不然怎麼這般疲憊睏倦,連伸手掀開紅紗看看賊人是誰的力氣都沒有。

究竟是誰,連堂堂侯爵夫人都被嚇得失去往日雍容端莊,狼狽至此?

紅紗卻忽地被賊人掀開了。

一張熟悉的、卻因布滿情.欲而陌生的臉,出現在她眼前。

顏玉皎微微茫然。

啊?

怎麼會是……

心神一松,她來不及驚惶羞恥,就陷入了深度昏迷。

而在徹底昏迷前,她聽到這個和她兩小無猜的世交哥哥——郯王世子楚宥斂,訝異的、難以置信的聲音:

「……嬌嬌?」

.

.

顏玉皎徹底清醒,已是三日後。

這三日,她做了許多夢,說不上來是好夢還是噩夢。

在她年幼時,先帝還未駕崩,郯王身為先帝幼子,性情豪放,不愛拘束,喜歡和妻兒一起遊山玩水。

她七歲那年,郯王和其家眷前往避暑勝地時途徑江南,卻正逢江南水患,郯王就順便負責了救災事宜。

彼時爹爹農家出身,初入,不過揚州江陽縣一七品縣令,還未有如今這般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的圓滑能力,上司不待見他,同僚也瞧不起他,他所負責的轄區的救災物資總是最後才發放,還往往是陳糧爛谷。

不得已,爹爹坐上牛車,冒著大雨連夜奔去揚州刺史府,他想討份公正,奈何沒有刺史的邀帖,他連刺史府的大門都進不去。

也是郯王路過,被爹爹這份為民之心所感動,帶爹爹見了刺史,這才解了一方百姓之禍。

後來,爹爹和郯王就成了知交好友,她和年幼的楚宥斂見面了。

幼時的楚宥斂還不像如今這般冷麵無情不苟言笑,反而是個滿嘴之乎者也的呆子,初次和她說話,便愣愣地喚她「嬌嬌」,還問她的名字是女字旁的「嬌」,還是馬字旁的「驕」。

她搖搖頭,懷疑楚宥斂讀書讀傻了:「我的名字和這兩個字的讀音都不一樣,是白字旁的皎~」

然而楚宥斂怕是患有口齒不清的毛病,怎麼都糾正不過來,一直喊她「嬌嬌」,她索性也由他去了。

可惜少年無憂無慮的時光實在太過短暫,五年後,太子暴斃而亡,先帝傷心過度,很快也隨之而去,太孫楚元臻登基成了新帝。

新帝不過十六歲,尚且年幼,他的叔叔們卻還年輕力壯,雄才大略,尤其郯王,因為性格豁達,行事熱情仗義,和朝中官員們來往密切。

故而,即便郯王沒有覬覦皇位之心,也難免被新帝猜忌。

彼時,爹爹因為功績斐然破格提拔至京城做官,但或許是爹爹為了避嫌,或許是郯王自己也不想攪入皇權的風波之中,爹爹和郯王不再來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