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小閒即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從這件事其實就能看出,她爸人品不太行。

據說當初爸媽談戀愛的時候姥姥姥爺就不同意,嫌沈家窮。

當然,沈家是真的很窮。

爸爸上頭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下邊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這就是六個孩子。爺爺有點文化,給村里當過會計,但後來得罪人就被罷免了,家裡八張嘴全靠種地過活。奶奶是大家出身,頗有些見識,哪怕砸鍋賣鐵也堅持讓家裡孩子都上學,如此一來,雪上加霜,和別家比起來只能窮上加窮。

根據後來媽媽的回憶,她和爸爸談戀愛的時候爸爸穿的還是漏腳趾的布鞋,那時姥爺被平反在縣裡當幹部,姜家的條件在當地還是很可以的。媽媽作為幹部子女,身邊不乏追求者,其中佼佼者好像是個廠長家的二代。可那個年代正是鼓勵打破封建束縛自由戀愛的時候,而爸爸長得又英俊帥氣嘴還甜,只用花言巧語就把媽媽的一顆芳心哄入了懷,以至於就算姥爺姥姥再怎麼反對,媽媽也沒掉鏈子說分手,生生絕食了七天才讓姥爺鬆了口同意了婚事。

爸爸家裡窮得叮噹響,結婚連個像樣的酒席都辦不起來,結婚的衣服還是他偷拿媽媽的錢包去買的布……這是真事,沈青時不止一次聽媽媽絮叨過。當時聽起來覺得有趣好玩,等她真的懂事了明白了人情世故再去回想,細思極恐。

結了媽媽沒再去煙廠上班,爸爸也不是老實種地規矩上班的人,他很活泛,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他是村子裡第一批開始做生意的人。

他帶著媽媽搗鼓起布料批發的買賣。

辛苦是真辛苦,聽媽媽回憶說,他們經常三更半夜就要推著木架子車走十幾里路去趕集,黑燈瞎火風餐露宿,是現在的人想像不出的艱難。但也真的賺錢,分家時爺奶給爹媽分的茅草屋很快就換成了大瓦房。

照著這個路數發展,就算不發大財沈青時一家子至少也能衣食無憂。但偏偏爸爸不是一個踏實本分的人,他的心很大,不滿足於現狀,偷偷跑去搗鼓別的買賣,然後賠的血本無歸還欠了不少外債,以至於只能拖家帶口離開家鄉跑到市里闖蕩。

在寮市經過努力。爸媽也慢慢扎了根,還了老家的債,在市里置地蓋了房。沈青時記得有一段時間她在寮市過的還是比較幸福的,一家六口人平平淡淡的小日子,跟普通城裡孩子沒什麼區別。但變故具體發生在什麼時候呢?她其實並不記得是哪一年哪一月,反正某天晚上爸媽的爭吵聲把她吵醒了,那天下著很大的雨,小弟可能才兩歲那樣?媽媽哭鬧不休,爸爸把媽媽的自行車扔到了院子裡特別冷漠的說「再鬧,你就滾!」

天空打著雷,那天老家的堂叔也在,他攔著不讓媽媽真的走,怕出事,然後睡夢中的弟弟突然嚎哭不止,他哭,媽媽哭得更凶,沈青時對於那晚的記憶其實不那麼清晰,但她從爸媽混亂嘈雜的對話中第一次知道,爸爸有了外遇。

第一個外遇。

現在,她回到了快七歲這年。

爸爸已經離開寮市去了省城。

他們兄妹四個則跟著媽媽獨自在這裡生活。

此時他們住的房子也不是寮市自家蓋的房了,而是租的。原來的房子和在老家一樣,因為爸爸的『不安分』抵了債,他本人之所以去省城也是因為在這裡再次欠了外債,還不起,就丟下老婆孩子跑了。

對,就是這熟悉的味道。

遇事就跑,老婆孩子都不重要!

回到家時媽媽已經把來要債的人勸走了。沈青時看著有些疲憊的媽媽,嘴巴張了張,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