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爸爸是朱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此時的內閣成員在官場的資歷都算年輕,比起六部大佬們,他們還能稱一個『愣頭青』。不過,這裡面不乏聰明有才幹的人。

至於才華....

能進來當然都是才華橫溢的。

只是做官看的不是你文采多高。

比如解縉,朱高熾也是沒想到,這一世沒有攪進爭儲風波的他還是被朱棣打發去編書了。

原因無他,這解縉實在太不懂做秘書的本分了。

他爹朱棣是什麼人,朝堂上那些老資歷都不敢輕易指手畫腳的人,可解縉也不知怎麼回事,不過是被他爹誇了幾句,人就飄了。居然敢在整理工作文件的時候參入私心,還大膽地發表高天闊論。

朱高熾都還記得當時他爹看解縉的眼神,那種震驚,仿佛是在說:原來才華和腦子有時候是要分開看的。

朱高熾:「......」

然後解縉就被打發去編書了。

永樂大典是一部曠世奇書,朱高熾還是支持它面世的。

就是看樣子,解縉還是跟夢裡碎片那樣,一開始沒把這個當一回事兒,態度很是敷衍。

朱高熾懶得去管,被他爹派去搞監督工作的道衍和尚,該提點的都提點了,聽不進去能怪誰

解縉雖然主要工作在編書上面,但他還沒被退出內閣,他一向自傲,時不時就要來內閣彰顯一下存在感。

這不,他又趁著午休時間跑過來指點江山了。

一會兒點評一下他們整理工作沒做好,一會兒指點一下他們辦事態度,內閣一共八位『高級秘書』,也沒定誰是秘書長,但解縉天然就覺得自己是頭頭。

旁人懶得跟他費口舌,解縉就看不出大家的不喜。

「皇上遷都北平一事,朝中大臣多數持反對意見。」解縉不急著走,邊喝茶邊高談闊論道:「咱們身為天子近臣,有責任多行勸諫之事,近來我忙著辦皇上交代的要事,可你們都閒著,也不知道多與皇上說說,行規勸之責。」

內閣其他人:「.......」

就很想呵呵他。

什麼要事,你不就是被打發走了嘛,還在那沾沾自得。

解縉沒一點眼力見,繼續發表自己的意見,各種分析北平不適合作為一國之都的點,再對比一下如今應天府的繁華,江南的宜居環境。

「嘖嘖,皇上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總不能因為北平是他之前封地,因為那點情懷就把一國之都定在那吧。」

內閣其他人:「!」

就想罵娘了。

你要蛐蛐陛下能不能去別的地兒蛐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