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外?
就是說, 他們這種『被迫』歸順大明的只能算半個大明子民。大明洪武帝雖從登基時就下過旨意, 不搞民族歧視那一套, 只要是忠心大明, 為大明做貢獻的那都是大明的子民。
大明的子民,就算不想在草原過牧民生活,想去塞內種田, 只要你願意開荒,那也可以。而且子孫後代也能讀書,優秀的就有機會進入縣學府學,以後可以入選國子監,也可以參加洪武十八年重新開啟的科舉考試。
大明皇帝朱元璋說了,大明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只要你優秀,只要你是大明的百姓,就能為大明的建設添磚加瓦。
想讓子孫當官,那就好好讀書,讀書不行也能轉軍戶當武將,靠戰功立業。
就算不能走仕途,只要老實勤奮種田放牧,那也是他大明的好百姓。
這下,早早就歸順大明,成了大明百姓的草原部族無不是高呼洪武帝萬歲,洪武帝英明。
兩廂一對比,還在草原過動盪生活的部落們簡直羨慕得眼睛都要紅了。
直到去年,殘元太尉納哈出投降大明,還在草原上艱苦抵抗的各部落心神一震,不少部落都生出投靠大明的念頭。
但這些部落終究是晚了一步,在他們猶豫不決,在他們左顧右盼,在他們還在希望黃金家族帶領他們重回昔日巔峰,踏平中原大地時,原本對他們大大方方敞開懷抱的大明也變得挑剔了。
當初叫你來你不來,如今不是你想來就能來的了。
尤其還有部落打著兩頭好的主意,一面依附大明,一面為殘元傳遞消息,牆頭草,真以為大明是你們遊玩的景區了?
朱元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後面再有歸順大明的草原部落,全部劃入『編外百姓』,只有考察期結束,才能有幸成為大明正式的百姓。
沒有貢獻值的編外百姓,那就只能老老實實地等上五年,五年期限一到,這期間你們部族沒有人犯大明律,那就可能編入大明戶籍,成為大明百姓。
要有一定貢獻值,那就能縮短考察時間。這個貢獻值,比如,提供草原敵軍情報什麼的,還有上供優質馬駒什麼的,還有部落里的勇士給大明士兵當先鋒打手,表現好的不止可以轉正,正式編入大明士兵,還能帶領族人提前加入大明戶籍。
總之為了提高這些草原部落人民爭奪大明正式戶籍的熱情和積極性,朱元璋特意召大臣商量出了不少可以賺貢獻值的法子。
待這些條令施行下去,效果是出奇的好。
都說,爭著搶著吃的東西,才是好東西。
尤其是對『生來慕強』,習慣靠競爭、搶奪來證明自己強大的草原人民來說,有競爭的,才是好的。
白給算什麼,一點不得勁兒。
哪天一時興起還要給大明一個大逼兜子,轉頭囂張告訴你:老子就不是安分守己的小白羊,有本事你打我呀。
就是骨子裡就有刺頭的屬性。
這種你要順著他來,他遲早要上天你信不?
這個建議還是朱高熾無意提了一嘴,由朱元璋和刑部尚書開濟完善的。
當時朱高熾是被叫去種菜的,開濟就在菜地旁候著,君臣正說起這些事,朱高熾忽地抬起汗涔涔的小臉,對草原人民的刺頭屬性簡單敘說一番。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