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就好奇,他爹蓋章的『不是個好人』,難道很壞?
朱棣嘖嘖一聲,那樣子好像在說:怕軟糯天真的兒子被大明第一酷吏給『污染』了。
睡在床裡面的徐妙雲,看看一臉豪橫的朱棣,再想想自家公爹朱元璋。
徐妙云:「......」
擔心兒子被酷吏污染?
你怎麼想得出來的。
....
看似風平浪靜的應天府,誰知沒過幾天,突然就被一件事給攪動了。出於意料的是,搞事的不是朱元璋,而是丞相胡惟庸。
御史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沒事兒都能找出點事參上幾本,一聽聞此事就出動了。
起因是胡惟庸幼子在街上閒逛,跑來跑去,一時沒被家僕看住,很不幸地就被馬車撞翻了。
人送回府上,救是救回來了,卻落下終身殘疾,一輩子站不起來了。
暴怒的胡丞相命人把馬車夫捉了起來,然後不經刑部,擅用私刑,把馬車夫給殺了泄憤。
御史們雖也有同情胡惟庸幼子遭遇的,但一碼事歸一碼事,你胡惟庸憑什麼不報官府就把人給殺了。
沒有調查事情經過,沒有通過刑部司法部門同意。
後來有人一查,還是姓胡的幼子胡鬧,家僕又沒看住,在街上和人起了爭執,這才不小心被行駛的馬車撞了。
馬車夫要負責任,但罪不至死。
胡惟庸卻為了泄憤,以私霸道專橫、無視法度草菅人命。
參,必須參他胡惟庸!
御史群情激憤,下筆如有神,寫下一篇篇痛罵胡惟庸的摺子,列數罪狀,打定主意這次要把胡惟庸參個夠本。
這其中,還要數劉松,劉御史寫得最是針針見血,把胡惟庸往日裡的仗勢欺人、結黨營私一併聯繫起來。
那是不把胡惟庸弄得個充軍流放都不過癮。
劉御史也不是亂參,他近來主要抓的就是丞相胡惟庸,只是摺子一次次遞上去,一次次被朱元璋擱置不批。
但劉御史是他們御史里,頭鐵第一人。
秦王,晉王,燕王....包括朱元璋本人,他就沒有不敢參,不敢勸諫的。要說劉御史,還是劉基劉伯溫親手選拔出來的御史。
劉伯溫還是御史中丞時就護了他好多回,不然早被人坑死了,後來劉伯溫病逝,御史中丞換了人,這劉松還是一如既往,該參就參。
也不知是命大還是什麼,除了偶爾被人敲悶棍,痛揍一頓,他倒也好生生地活到了現在。
這次劉御史寫好參胡惟庸的摺子,連夜遞進宮裡。又怕朱元璋選擇無視,包庇胡惟庸,第二天早朝,劉御史頂著朱元璋眼神壓力,硬是站出來,當著文武百官面,慷慨激昂地參(痛斥)了丞相胡惟庸一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