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鏤空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楊舒屹周末除了拾掇房子裡屬於梁文開的東西,還粗略讀完了這本《模仿欲望》,並結合書中內容,分析了一遍自身的情況。無論是外貌、家境、性格,看似她和薛令都大相逕庭,但實際她們之間的相似性要超過不同性。她們年齡相近,就讀的學校一樣,和同一個男人(薛利升)存在一定程度的關聯,隨時都可能會在學校里碰面。因為時間和空間足夠接近,薛令出現後,才會成為她的內部欲望的引領者。

正如書中所說:「欲望不是need(需要),而是want(想要)。你並不必需這個東西,但你就是想要。」

和體內那部分尚未分辨清楚引領者的欲望不一樣,楊舒屹清楚,薛令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她欲望的引領者。她之所以考理工大學、穿高跟鞋、學習化妝、愛笑、對金錢擁有高度渴望……甚至粉店點單時條件反射點一樣的,都是在追隨薛令的腳步。

某種意義上,楊舒屹是殘缺的,而薛令代表著她理想中的人生,她通過模仿的途徑,達到她所渴望的理想狀態。

競爭性模仿放大了彼此間微小的差異,讓楊舒屹尤為在意。當她發現薛令耳朵上因為學校不允許帶耳飾而長期扎著黑色塑料棍,她也咬牙去打了耳洞,哪怕反覆發炎備受折磨;當她發現薛令在喝玻璃瓶的Panna,她也會特地去買一瓶,但意識到自己沒辦法長期喝之後,她就再也不碰這個牌子的礦泉水;當她發現薛令喜歡在校服外面套紅色外套時,她買衣服就刻意避開了這個顏色,殊不知刻意避開其實是鏡像模仿,與競爭對手渴望不同的東西用以區分自我……

同質化會製造欲望的危機,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誰都不希望自己和另一個人一模一樣。模仿的同時,楊舒屹也無意識地在模仿中區分自己和薛令,試圖塑造一個與眾不同的形象。所以雒宇才會說,她的模仿別具一格,他人很難第一時間將她和薛令聯繫起來。造成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是她無力跟上某些欲望,另一部分原因是她潛意識刻意為之的鏡像模仿。

薛令是那面照射著她的鏡子,她無比渴望成為薛令,但這個世界上不能存在兩個薛令,既然她無法取而代之,那麼她就需要在模仿薛令的同時保有自我。

你看,欲望讓人如此矛盾,既希望超越一個人,又害怕別人發現她們之間的複雜聯結。

矛盾到楊舒屹曾經在交往期間,旁敲側擊地問過數次雒宇,你覺得我和你那個師姐誰更漂亮?

實際上,她更想問的是,你覺得我和她像嗎?

《模仿欲望》的作者柏柳康認為模仿欲望無法克服,這本書更多探討的是意識到模仿欲望是如何出現的,人們又要如何駕馭它。

「用同理心取代嫉妒心,同理心會打破模仿的消極循環。如果你能對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說我理解你為什麼會如此,那你就可以從欲望陷阱中跳出來說我不跟你一樣,我不模仿你。

最根本的辦法,則是用『價值觀』統率欲望。價值觀是對欲望的排序,魚和熊掌你都想要,但是有了價值觀,你才知道什麼不那麼重要,什麼比較重要,什麼更重要,什麼最重要……對欲望進行排序後,你會發現,值得自己追逐的東西會少很多,這樣你會更省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