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經裝了這麼久陌生人了,楊舒屹不可能到現在才破功,衝上去趕客,發泄出一腔怒火。她只好當這個人不存在,繼續忙活自己手裡的事情。她把架在角落的手機取下,準備著手剪輯新一期的宣傳視頻。
雖然這一年內楊舒屹涉獵了四種職業,可每一種都多多少少用上了她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不知道是該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就業範圍廣,還是實事求是地承認現在就是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
說來也是好笑,楊舒屹本來以為她會大半輩子都投身在教育事業當中,卻沒想到23年初一紙文件發布:2024年起藝考進行改革,取消編導統考,以普通文理方式招生錄取。她就不可挽回地因為這項政策徹底失業了,最後一屆學生統考結束,工作室就此解散。
失業後,她跳入了某大型MCN機構掙快錢,每天至少產出五篇腳本,時刻關注數據和負面輿論,還要為達人提供情緒價值。編導的薪資和達人接廣的收益掛鉤,她確實掙得不算少,但她也快沒命花錢了。這行本就消耗頭髮,達人還全都是夜貓子,晚上才會回覆信息,導致她每天晚上幾乎都在被迫加班。
楊舒屹在MCN機構幹了半年多,實在吃不消這份牛馬工作,臨時跳槽到初創公司當新媒體運營去了。奈何這位老闆要求她從0到1搭建全矩陣帳戶,卻零推廣預算,全靠自然流量。還追問作為全公司唯一運營的她為什麼沒有產出?她立馬收拾杯子辭職,走之前發現這一周的工資還被老闆美其名曰「試崗不合格」沒辦法拿到。她沒那閒工夫和這種隨時可能倒閉的初創公司勞動仲裁,乾脆打12315舉報公司消防不合規,淺淺地出了這口怨氣。
各行各業似乎都進入了寒冬狀態,不僅HC(編制)收縮,用人要求也大幅提高,只有本科學歷在求職大軍中根本不夠看。離職後楊舒屹面試了不少公司,面試通過的每一家公司似乎都隱含著令人難以忍受的巨雷。她知道自己是之前當老闆的好日子過慣了,很難適應當下高度內卷的職場,想清楚後她乾脆放棄了踏實工作的打算,開始考察市場重新找項目創業。
這也是這家飯糰店誕生的真正原因——因為她考察來考察去,還是認為民以食為天,經濟再衰敗也不可能虧了自己的嘴,尤其是孩子的口腹之慾。在同樣一竅不通的情況下,底層餐飲行業會比K12教育機構、美容美業等行業的投資要小,更適合小成本創業試水的她。
脫下孔乙己的長衫並不是容易的事,除了面子問題,還需要面臨轉行所帶來的巨大挑戰。不是天賦異稟的天人,想要一舉超越業內現有的人員,成為箇中翹楚是非常困難的。
選定飯糰是因為它所需要的技術含量不算特別高,選取合適的米,經過多次配比試驗,能夠將紫米飯蒸得軟糯香甜,最重要的配方就成功了大半。楊舒屹認為,保持料多價低多創新的策略,再發揮她老本行的優勢——社交平台宣傳,就有一定可能能夠在諸多餐飲店中殺出一條血路。在正式開店前,她在冬日寒風中的校門口擺了一個月早餐攤,確認計劃的可行性後,毅然決定投資開店。
得益於過往的健身習慣,楊舒屹才能撐住這份看似簡單實則高強度的工作。雖然她現在早4晚8,工作並不,但每每想到是在為自己賺錢,她就渾身是勁。海城的市中心房屋均價14k,她忙活一個月就能給自己掙一平方米的房子,而在MCN機構賺得再多,也根本趕不上棉市市中心90k的房屋均價。具體的經營給了她腳踏實地的安定感和充盈的自由感,脫離格子間意味著她不再需要24小時待命,再也沒有什麼上級和達人能再對她的工作指手畫腳。
但她忘了,做個體戶未必不受氣……
「老闆,礦泉水多少錢?」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雒宇似乎不懂得這條規則,非要在她進入心流狀態的時候,破壞他們之間風平浪靜的假象。
第7章
「一十塊。」楊舒屹怕被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人找上門,還是剎住了車,少開了一個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