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去之後,讓心腹宮女給他送了一張紙條,那是空白的紙條,沒有任何一個字。
當那時候已經知道薛閣老與母后死訊的太子,卻立刻明白了這張紙條的意思。
「什麼都別做,退讓,隱忍。」
將白紙珍藏,他開始抄起了佛經,為了給母后積福。
宮中正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消失」,尤其太醫院,御醫們陡然多了許多新面孔,還有幾個官話都說不清,是西南那邊過來的。
民間也有細弱的哭鬧聲,但元烈帝和眾臣聯手把事情壓了下去。
薛家退了,皇后薨了,但元烈帝與眾臣的怒火都沒地方發。宮人與御醫,就是最好的出氣筒。
也有人求到太子門下,都是皇后的舊人,但太子不敢幫,一個都不敢……他只能看著他們,陪著母后去了。
他這樣都忍了,如何還會在顓孫恬義入閣的事情上,使這麼明顯的絆子。這無異於拿著針朝元烈帝的手指頭上扎。
太子的惶恐讓元烈帝稍稍冷靜了下來,這事不是太子做的。
郭夫人的謠言傳出的瞬間,元烈帝就確定了,太子不會做這種下三濫的事情,他自有傲骨在。
後來查出跟康定伯有些牽連,元烈帝暗呸一聲,覺得髒了自己的眼,便賜字,賜賞了。本該完結的事情,到底是誰在今天鬧出來的?
英王?
英王怒氣沖沖地站在他的位置上,臉都氣鼓了一層,倒是讓元烈帝差點樂出來。
他也不可能,除非是想跟顓孫大郎鬧掰。顓孫大郎更是一直走「大局」,利用母親的名聲抹黑太子,在親爹的入閣之日鬧大?他瘋了也不可能給英王出這種主意。他能得到什麼?朝臣的同情,憐憫?就那個蔫壞的小子,他稀罕嗎?
裴一開在御史台向來規規矩矩,沒聽說站了誰,元烈帝這才將他提上來,之後一段時間,他想要一個更穩定的御史台。西南在發展,現在西南反而帶動了整個國家。
這是……他那日出宮看到的。他看到了書中所說的,盛世之蓬勃。
往來百姓的臉上,即便白髮老翁也面紅眼亮,腳步沉穩。孩童們做著殺倭殺賊的遊戲,青壯男子都有自己的工作,偶爾閒下來休息,便談論著何處又有了好營生。女子們同樣各自忙碌,坐下來也手中有活,滿面含笑。
他記起了自己當年外出,並不曾覺得外頭的市井好看。因為他從百姓的臉上看到的,只有「苦相」,即便滿臉堆笑的小販,他看來也是苦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