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爆炒挑食小少爺[美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梁翁等羅娘子給她介紹完了,才開口說比試的規矩。

一個時辰之內,梁翁和史如意同做一道點心,做完由在場的幾個人分吃,味道是好是歹,一試便知。

梁翁讓史如意來選想做的點心,選她自個兒拿手的即可。

只一條,不能是似那四季花點一般,做成花里胡哨的。

梁翁是自信乃至於自負的,他做這傳統點心做了一輩子,沒有哪樣是他做不趁手的。

便讓讓這女娃娃又何妨?也好讓她輸得心服口服。

史如意原來心裡還打著鼓,一聽梁翁這話,卻瞬間安定下來。

單論做點心的手藝,她可能不及梁翁。但她腦子裡裝的,可是經過上千年歲月,不知多少大廚琢磨錘鍊而成的方子。

史如意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外頭祥和齋里擺的點心。

「嗯……

那便比這蜂糖糕罷。」

麻團需入油鍋炸至金黃,火候掌握極難掌握得當。栗子糕雖是上籠屜蒸熟搗爛來做,到底青黃幾層,顯不出點心的精緻好看來。

只有這白蜂糕,長方白玉,切開來裡頭糕發如蜂窩,好吃又好看。

蜂糖糕分葷素兩種。

素者製作時多用白糖,色澤白潤,味道清香鬆軟,又稱為米麵蜂糕,梁翁拿手的應當也是這種。

有珠玉在前,她只能另闢蹊徑。

史如意挑挑揀揀,棄了粳米粉,取粟米麵和栗子面來。

先用細籮細細篩上幾遍,加入老面肥,慢吞吞拌和成肥面。

這時的麵粉遠遠比不得後世精細,要把雜質統統篩掉,後面做出來的點心才會細膩。

但古人也有自個兒的愛用講究,比如這老面肥,發起面來,比一般的發酵粉都要醇香可口,不僅不會蓬鬆太過,還帶著一股原味食材的香。

她問了羅娘子,在柜子里尋著一大罐棗蜜。

毫不客氣地挖了一木勺出來,加入雞子、杏仁大小的豬油丁,攪勻後分幾次揉和進面里。

最後形成的麵糊,顏色如鵝黃凝脂,肥潤稀鬆。

因著做這蜂糖糕的經驗少,史如意特意放緩了揉面的速度,不圖快,只求穩。

本以為會被梁翁遠遠甩在後頭,等著麵團發酵的功夫,史如意抹了一把汗,抬起頭來,驚奇地發現梁翁竟然比她慢了一步,現下還在揉面。

她皺眉觀察一陣,才發現羅娘子之前所言不虛。

梁翁的手指比常人的都要腫大,屈伸困難,動作僵硬不說,每一次揉面的動作似乎都用上了全身的力氣。

身體條件受到限制,梁翁恍若未覺,面上的神色極為投入,一絲不苟。

千百次的重複,速度雖然慢,動作中卻透出格外的鄭重來。

這一刻,世界上仿佛只剩了梁翁,和他面前這碗白面。

像年邁的俠客重新握起寶劍,似那顫巍的讀書人,在病床上還要掙扎著提筆,哪怕寫下的字跡已經潦草到不成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