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M國完成了七年住院醫師培訓的華國醫生最近發的帖子, 引起了各位神經外科醫生的關註:
【哇哇哇,樓主,羨慕,她已經半退休狀態了吧?看你發的截屏,教授看起來狀態很好啊,一點也不像75歲的樣子啊! 】
【樓主你在M國沒有申請詹森的培訓醫師位置嗎?聽說艾登教授會帶著學生全世界到處轉。 】
【樓上的,你說的很對,去年我們醫學院就有一個來自詹森的住院醫師來做最後一年的培訓,說是他們老師說了要多出去看看,開闊眼界,多接觸不同的病人,這樣,在未來的研究中也許會有更多的啟發。 】
【艾登教授真的超級好,你們還記得那年的新聞嗎?有一個華國的腦腫瘤兒童,當時因為家裡窮,在網上發了募捐啟示,但當時這個孩子的母細胞膠質瘤的手術風險特別大,然後就有好心的醫生想方設法聯繫了艾登教授,結果你們還記得怎麼了嗎? 】
【咦, 好像有點印象,那個時候我還沒讀醫學院,有人科普一下嗎? 】
【她視頻連線了那位醫生,並且決定自己自費,千里迢迢飛過來,親自給那個孩子做了治療,我當年就是看到這條新聞才決定學醫的。 】
【好感動,我還聽說她和她老公都特別喜歡做慈善,她女兒更厲害,可能是受了父母的影響,竟然跑去非洲做無國界醫生了。 】
【我上次給艾登教授也發了郵件,她都回復我了,我太崇拜她了,她這麼大年紀了,還一直在科研一線,去年才發了一篇文章。 】
樓主發完這條帖子,炫耀完了,偶然看了眼評論區,沒想到大家的話題越來越偏,全都開始討論艾登醫生的老公和孩子去了。
當然,普通人並不認識喬希.艾登,但是,她在全球醫學界,尤其是神經外科領域卻非常有名。
此時,大洋彼岸的另外一頭,M國L城,詹森神經外科住院部。
喬希已經半退休了,現在只需要負責帶學生,大多數都是雙學位的學生,她不需要去搞科研,更不可能去做手術了,但很多人卻都是慕名前來,點名了要找她。
現在的喬希,有了更多的時間,會去和早已經退休的老頭子米勒醫生一起去做慈善,各種各樣的慈善活動上都少不了他們兩口子的身影。
在L城打拼了這麼多年,又是家庭醫生,米勒醫生早已經和L城的居民非常熟悉了,走在路上什至都會被很多人打招呼,走近了都還要寒暄幾句。
所以,儘管兩個人已經差不多都退休了,但出來一趟也不是無人問津的,走到哪裡都要說兩句。
比起米勒醫生,喬希便低調多了,畢竟她不怎麼出現在公眾面前,又不是公眾人物,即使說出來她的全名,也沒有幾個普通人認識她。
可是,如果有人說「你知道那個將母細胞膠質瘤病患生存率提高到76%的科學家嗎?」
那人可能會問「我記得好像是詹森醫院,那個醫院挺厲害的,現在得了腦瘤第一個就想到詹森,那個病現在也不是必死的病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