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佩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吳英把那小娘子跟他說的事說了,語畢,道:「她天真幼稚至極,想一出是一出的,我看是丁大人一走,她這日思夜想的,就是怎麼給自己找條出路在鳳棲宮立足。」

食君祿,忠君事,順安帝把這句話聽在了耳里。

至於後宮的事,他心裡有數,只是不在乎。

百官於他亦有用就留,無用就殺,後宮奴婢的生死,他早已不在乎。

帝王便是如此,手握生殺大權,殺的人多了,心中早就失掉了對人命關天的重視,有時需要刻意想起來,刻意重視,方才把這些無關緊要的人當成是一回事對待。

這還是帝王治國的要道在於民心,民心便是這一個個他早就無視了的人命壘造而成,他殺百官毫不手軟,但殺奴婢,一個失控,殺得多了,就殺掉了民心。

興許民間的民心不在意皇宮的奴婢的死活,但在順安帝眼裡,奴婢跟民心還是能掛上一點鉤的。

他們皆是他的子民。

治國之道,在於愛民,這是皇帝治國的要術,順安帝為帝多年,為了讓衛國不走入頹勢,他便是連自己也獻祭了,重視奴婢的性命,與不重視奴婢的性命,皆在他認為他們是否於他的衛國有益的一念之間。

說來,他的後宮這些年來因著前朝局勢,那些娘家有在朝為官之人的妃子們也是爭鬥不斷,可後宮的爭鬥再大,也在前朝的局勢之內,這當中固然是皇后的坐鎮之功,可她死了都快三年了,後宮在一個小孩手裡也沒掀起多大的風浪,也跟整個後宮大體的安份守己有關。

娘娘們不老實,為奴為婢的,皆是打落牙齒和血吞,一如他的貼身太監吳英,不管在外頭受了多大的委屈羞辱,皆自己咽了。

當年,陪著小太子的小吳公公膽子可小得很,而如今在他眼前的這個吳公公,丁女死前送他一點點兒膽,他竟然膽敢說要隨自己一道入皇陵,給自己陪葬了。

吳英說罷,順安帝坐在皇座上側斜著靠著,思忖著他的這些年,他的後宮和整個衛國。

千里之堤,潰於蟻災,這話沒錯,可衛國之前何止只有一個蟻窩,是有無數個,先帝留給他的衛國,無論是人,還是國家,皆是之相,他醒悟意識到這個的那天,數月嚇得不能入眠,絕望無比。

他怕他是亡國之君。

僅是因著這種懼怕,他殺起人來,透著絕望,這種絕望,伴隨了他整個半生,殺氣也侵入了他的五臟六腑,傷害著他的身體,若不是近幾年有了轉機,他連他的兒子們也想一個不留。<="<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