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偷聽小奶包心聲後,全家炮灰贏麻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沈天佑沒有責怪她,反而笑了:「失敗並不可怕,祖父相信你,終有一日,會讓今天嘲笑我們的人付出代價,有時候,得換個思路,像日光般絢麗奪目固然好,但若求之不得,做黑夜裡的精靈也未嘗不可。」

沈輕語愣在原地,覺得自己被祖父看穿了一般,在陰暗的角落露出獠牙,擊殺對手,是她擅長的事。

「輕語多謝祖父教誨!」現在,她有點佩服這個卑鄙的老頭了,本質上,他們是一類人。

「我們怎麼可能是一類人!」顧淮之憤怒地錘著桌子,「一個故弄玄虛的江湖騙子罷了!」

一身道袍的褚休則不這麼認為,那日的煞氣,甚至比自己供奉多年的惡靈更甚,只是,這種力量在十歲的沈輕語身上,他有些意外。

也許他們要找的貴人,就是她!

顧淮之並不這麼認為,但不可否認的,沈輕語求雨不成,幫了他一個大忙。

他讓人四處散布消息,說當今聖上德不配位,激怒了上蒼,才導致大朔境內災禍不斷。

三年前南郡洪災,兩年前西郡地動,如今,大朔一半國土遭遇旱災,求雨卻降下污泥,這一切,都是上天的警示,唯有另選明君才能讓大朔遇難成祥,海晏河清。

偏偏這謠言傳得蹊蹺,一夜之間,孩子們都在傳一首童謠:

明郎明郎,非明非朗,

天震怒,人惶惶。

南洪水,西震盪,

四面八方無雨降。

求甘霖,得泥漿,

唯有明君可安邦。

孝德帝的名字便叫顧明朗,這首歌謠,將所有的天災都歸咎於他,甚至有人同情神女沈輕語被皇上連累。

誰能想到,鬧的滿城風雨的下泥漿事件,最後的背鍋俠竟是皇上。

他將寫著歌謠的紙團揉成一團,砸到京兆府尹謝義承頭上:「沒用的東西,你的俸祿是白拿的嗎,都幾天了,這歌謠是哪裡傳來的。」

謝義承大氣都不敢出,跪在地上說:「皇上,這歌謠由京外傳來,東西南北各地幾乎是同時傳唱,查不出源頭。」

靖安侯趙安泰手持笏板道:「皇上,這歌謠明顯是有心製造輿論的利器,雖是一派胡言,但它把大朔幾年的災禍串聯起來,百姓難保不被蠱惑,當務之急,是趕緊平息百姓的怒火,讓大家知道您是哥仁君!」

有人不同意:「趙侯爺說的輕巧,這歌謠傳唱甚廣,如何平息,總不能把大家的嘴縫上吧!還是找到造謠的源頭,有理有據,謠言便會不攻自破!」

趙安泰堅持道:「百姓遭遇天災,又被歌謠帶節奏,早就先入為主,就算找到源頭,也難以說服百姓!」

戶部尚書龔嘉平白了一眼沈天佑道:「說起來,這都是您孫女求雨給鬧的,她要是不瞎折騰,這髒水也不至於潑到皇上身上!」

沈天佑一直閉口不言,就怕有人把這事聯繫起來,龔嘉平不愧是他的死對頭,他是知道拱火的,現在好了,自己在皇上眼裡又礙眼了幾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