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靠撒錢名留青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要知道這種事私底下做得卻說不得,便是平日裡說一說也只當個風流韻事,可如今正是春闈後等待放榜的時間,考生的名聲那可就是關乎判卷的大事了。更何況此事一旦坐實,會被黜落的就不止唐孟龍一人,而是連與他互保的另外四名考生同樣會受影響。

而與唐孟龍結保之人有誰?

據說不僅有名噪京城的柳三易,又有名震姑蘇的文仲明,可這二位都是次要的,據傳結保之人中還有今科下場的秦王秦寒之!

唐孟龍之事若是坐實,那秦王豈不是也要受牽連?可秦王乃是七皇子,皇帝的親兒子,這事朝廷會如何處置?

京中文人無一不關注此事,朝中大臣更是時刻盯著禮部的動靜,這事若是輕拿輕放,禮部尚書蘇和這個秦王外祖父是不是以公徇私?這事若是重罰,秦王這個皇儲候選人之豈非徹底失去一爭之力?

不管結果如何,對支持魯王的吳太師一派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最後傳言愈演愈烈,禮部不得不公開問審唐孟龍一事。

這日,禮部尚書與左右侍郎升座,唐孟龍立在堂下,前來觀看問審的中舉子則圍在堂外,南淮笙與文仲明及幾位友人也在其中,唯有秦寒之因為涉及其中有身份卓然所以留在王府避嫌。

蘇尚書沉聲朝堂下的唐孟龍問道:「我且問你,給事中參你春闈前後多次流連煙花巷,可有此事?」

唐孟龍老實回答道:「回蘇大人,確有其事。」

禮部左侍郎吳騰當即得意地一挑眉,朝蘇尚書說:「既然此人已經親口承認,說明給事中所參之事屬實,便請蘇尚書奏報陛下罷。」

一旁的右侍郎歐陽休眉頭微皺,出聲道:「如此未免太過武斷,況且給事中所參乃是唐舉人名聲敗壞一事,今日眾舉子就在堂外,不如詳細問詢?」

蘇尚書微微頷首,朝唐孟龍道:「你可有話要說?」

唐孟龍當即拱了拱手,說:「學生確有話說。」

吳侍郎聞言眼神犀利地等了唐孟龍一眼,且看此人如何狡辯。

唐孟龍面色不改:「學生數次去煙花巷是為了尋一名喚作秀娘的女子,」吳侍郎一副果然如此的眼神看向唐孟龍,就聽唐孟龍又說,「秀娘容貌與先慈有幾分相似,又與先慈一樣彈得一手好琵琶,所以學生每每心情低落之時便去尋秀娘聽琵琶。」

他說著面露懷念之色,顯然是想起來自己已故的母親:「二月十七出貢院那日,學生一名友人因在號舍中風寒發熱而昏倒,先慈當年便是因此病故,學生心中一時傷感,所以又去尋了秀娘。」

蘇尚書捋了捋鬍鬚:「原來如此,倒是個純孝之人。」

吳侍郎卻冷笑道:「空口無憑,本官又豈知你是否在胡言亂語?」

歐陽休想了想,說:「即使如此當然有人知曉此事,不如將證人召來一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