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與小農夫共度一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養了五隻鴨,六隻母雞和六隻公雞,夠過節和平時日常嘴饞吃肉了。我不養豬,太臭了,也嫌麻煩打理。

回到客廳,拿葫蘆勺子挖了四勺米糠,放了十小勺左右的粥,攪和攪和,拿到雞鴨圈裡,分到兩個大槽里,雞鴨們紛紛跑上前搶食。

心想吃多點,母雞就多生點蛋,其餘多長點肉,過節就能宰了。天黑了,雞鴨會乖乖進籠,關上籠門即可,不然晚上會有老鼠,晚上可不能放他們溜達,被咬了還不知道。

兩個大籠子還是爸爸羅大福在世時蓋的,三面和底下鏤空,方便清理糞便,可以拿來做肥料。頂上木板擋著,還淋不到雨,像人居住的房子一樣,安全又可靠。

餵了雞鴨,開始煮飯,洗鍋,打水進鍋。拿可樂罐裝滿米,把米淘洗乾淨後倒進去,然後用鍋鏟來回攪拌一下,防止粘鍋,蓋上鍋蓋開始生火。

對於生火,羅可安那可謂是得心應手。畢竟七八歲的時候,媽媽吳松蘭就開始教自已做飯了。

米徹底煮開了,準備筲箕和裝米湯的盆,快速舀出來,瀝掉米湯之後,倒入洗乾淨的竹蒸籠里,用筷子鋪均勻,搓些小孔,大火蒸上15分鐘,就可以了。

摘荔枝累了,羅可安打算做個絲瓜雞蛋肉湯。當初為了節約時間,羅爸起了三個灶,並排在一起。靠牆角那個用來燒水洗澡,中間小一點,拿來做菜,也合適放小一點的鋁鍋,前邊那個放大炒鍋,適合做飯、煮雞鴨。

三個灶各司其職,爸媽在世的時候,特別是忙碌時節,做飯又快燒柴又少,真的很好用。

羅可安從籃子裡拿出一小塊豬肉,從中間劃一刀,放了回去,留一半明天煮豬肉粥。

用水洗了洗,放到砧板上切片,放進碗裡,放一點鹽,一點醬油,少許紅薯粉,用手抓了抓,再滴上幾滴油鎖住水分。

洗乾淨手,去院子裡的菜地割了根絲瓜回來,去皮,切成塊狀,放碗裡備用。

從柜子里拿出兩個雞蛋,打進碗裡,用筷子攪了攪,放在灶邊。洗鍋燒小火,放油,倒入雞蛋,定型後翻個面。

一分鐘後,拿鏟子鏟碎,倒兩碗水,放入絲瓜。把湯燒開,絲瓜軟熟後倒肉進去,用鏟子分開肉團,湯再次燒開幾十秒後,肉變色,便可盛出來。

把炒菜端出去洗乾淨,換上小一點的鋁鍋燒水。這時飯也好了,把柴火退到中間的灶里,就不用管了,吃完飯水也熱了,現在四月份了,不需要洗太熱的水。

吃過飯,洗完澡,天也黑了。關上大門,拉上門閘,雞鴨都進籠了,關上籠門。羅可安去房間看了一眼的男子,和做飯前的姿勢一樣。

羅可安便回到自已房間,打開風扇,蓋被子,勞累一天了,幾分鐘後,沉沉睡了過去。

半夜,沈羽辰清醒了一下,發現自已躺在了床上,可是身體很累,便昏睡了過去。

第3章 山村

清晨,房屋後面的樹林中,時不時傳來「嘰嘰喳喳……」聲音,羅可安也不知道是什麼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