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失算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祝君好過五關斬六將,如願拿到了頭獎,兩萬塊錢,足夠解一陣的燃眉之急,也有音樂學院的老師開始試著同她接觸。

路梨矜由衷的為祝君好開心,但其實不怎麼放心,決定親自回國為「小徒弟」篩選一二。

落地廣城時,遺產信託中京航的分紅剛好到帳,比預想中多得多。

祝君好在見到路梨矜的那一刻,驚喜到失聲,緩了半天才磕磕絆絆的說,「你是我最喜歡的歌手,沒有之一。」

路梨矜離開的第一年,楚淮晏極少在同朋友們見面,他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殺伐果斷,將尸位素餐的管理層一掃而空,抗住了所有唾罵聲,硬是將京航的口碑服務拉升到同行望塵莫及,年底結算數據時,以甩開國內第二大航空客運量占比近百分之十二的成績絕塵。

那段時間經濟學家們對楚淮晏的吹捧如日中天,可第二年,他開始沉寂,再沒有什麼巨大的動向。

於是又有人這樣評價道:這是楚淮晏鋒利歲月的尾聲。

但這一切都與路梨矜再無瓜葛。

第57章

—————————

時年祝君好高二,在於廣城第一中學讀理科火箭班,成績算不上拔尖,年級五六十名的模樣,路梨矜托關係見了校長和她班主任,直接拿到了她的歷史成績。

「我們學校每年都會從縣份上特招第一名,有免學費政策,每個月還給六百塊錢的生活補助,這孩子是當年她們縣狀元。」校長拿著祝君好寫不到第二頁的履歷單認真介紹著,「招生時候還受了點阻礙,她自己不太想來廣城讀書,想待在家裡照顧家人,但是她家裡人堅持,給她簽的字。」

還不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年代,成績幾乎是放榜式公開,她靠著中考成績進的火箭班。

入學摸底考試時落至兩百餘名開外,整個高一的成績沉沉浮浮,一百多名徘徊,直到高一期末才考出了入學的最好成績,年紀二十七名,足夠留在火箭班的名次。

班主任嘆了口氣講,「我校沒有走班制度,也就是高一期末的考試能讓她進火箭班,所以拼了這一把。我其實很喜歡這孩子,勤奮又努力,就是心思不全在學習上,但能理解,有時候也不忍心苛責,她的條件確實跟不上。」

話里許多未盡之言路梨矜都明白,她也曾經歷過窘迫的時刻,但顯然祝君好比自己當年要更難捱。

唱戲和聲樂於路梨矜是信手拈來的技能,世人評價路梨矜時,總說她是被老天爺追著餵飯的人。

她自己也能在領獎台上談笑自如地開玩笑講,「我天生就會唱歌,我知道的。」

而祝君好不是,在網際網路上發布翻唱歌曲,是她繁重學業和生活重壓下的解壓方式而已,此前根本沒有考慮過走聲樂藝術類的道路。

「我校的升學率頗為可觀,按照祝君好目前的成績保持到高考,打底能考個不錯的211。」班主任繼續說下去,「當然,具體我們還是要看她的個人意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