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身入死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神高高在上,如同野獸望著底下的蟻穴,人只能狡兔三窟,創造了不同的界。

後來,人類的神為了搶奪界的統治權,發生了大戰。天柱傾塌,日月轉移,界內群魔神獸亂走,眼看界即將隕落,女媧無法,只好以五色石補天,修。

界雖有破損,但文明繼續。商周大戰,人類之神退居界外,無法再管轄界。

界由他們創造,卻未被他們服務,所以神創造了八卦,演算了文明,並提前埋下重啟的棋子。

而棋子,就是他們。

四象玉符,則是重啟這一切的鑰匙。

神不能入界,人類卻可以。他們克隆了自己,去到界內當重啟文明的「引路人」。

而三家的先祖,那個死遁的僧人,就是「引路人」,安達亦是。

安達自從說話後身形逐漸減淡,直到鏡內文明一直按照課本般繼續,他終於消失不見。

眾人恍然,看來他的引路使命已經完成。

「文明都到近代了,還是沒看到我啊。」孟夏自嘲著。

獻不再隱瞞,帶著一種難以名狀的悲傷說出了真相:「孟夏,不用看了。你是魅主,也是鼎神。」

原來,五色石分陰陽,陽石補天,陰石為盤古五竅所化,後被大禹用於鑄陽鼎,用以保國泰民安。

而商朝有著最後一個人皇,他們的人祭與占卜文化則是因為對神的崇拜,這也是獻被選擇的原因。

然,四象生兩儀,人為陽,魂為陰,陰陽缺一不可,所以陽鼎必配陰鼎才得以鑄成。五色石只剩陰石,於是大禹命施黯將陽鼎鑄魂於商王之子獻身上,仿鼎擺於五州為陳設。

陽鼎出,獻王若繼位,可保千秋萬代。

陰鼎為實石,四石入鼎,最後一石攜萬魅之主魂魄於鼎上。一鼎為大,視為鼎神。

陰陽相合,才為正統,於是,鼎神與獻王相伴長大。

神的第一枚棋子扔進了商朝,此「引路者」引商王殘暴,最後演變成周朝奪權。獻王魂魄分離,被商朝後人,也就是另一個「引路者」埋於神道裂縫附近的巴蜀之地。

聽完這一系列的起始,杜聿征不禁感慨,「原來如此。」

姜錦棠被觸動,忍不住掐住了顧彥時胳膊上的嫩肉,後者齜著牙沒吭聲。

原以為孟夏他們也會是一臉的動容,不料黎洵語調依然冷靜異常,他甚至提出了質疑。

「若是只需重啟人類文明,讓他們折服於神的統治,那為何需要我們三皇之後,又為何要讓我們化神?」

顧彥時都震驚了,聽到這些震碎三觀的事洵哥竟然還能保持理智。

第一波震驚沒結束,第二波震驚又襲來。

孟夏說:「獻,你還記得燭龍召喚杜家成為他的倀鬼嗎?」

有一道光在腦海閃過,獻抓不住那是什麼,就聽得孟夏繼續道:「誰都可以成為倀鬼,你怎麼確定神沒有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