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狂野軍官被絕美大佬拿捏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江知梔點頭:「行,大哥去那邊的樹底下等我們好了,那邊樹底下能遮陽。」

「這年頭,大家都苦。」

兄弟三人有心給江知梔講了很多。

江知梔也了解到。

說句實在話,七十年代大家過得很困難很苦,什麼物資都緊缺,買什麼都需要給票,沒有簽證和介紹信寸步難行。

買東西的話還是統購統銷,百貨商店和供銷社就是銷售點。

就拿住在縣城的人來說。

縣城的人是有定量的供應,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糧油本,每個月供應油才四兩,每人每月供應一斤豬肉,其他的青菜,布,大米也是限量。

就算你手頭上有糧票有錢,但是糧站沒有糧,你能咋辦呢?

縣城很多地方連野菜都沒有,縣城人只能想辦法買點雜糧來應付。

別說大米了,連大米的影子都見不到。

玉米面粉沒有了,就供應高粱米。

高粱米也沒有了,就開始供應紅薯干。

不少人只能去買紅薯干頂口糧。

紅薯干一般兩斤左右,頂一斤的口糧。

然後就是用玉米蕊和白菜根打磨成澱粉,這種澱粉也是當主食吃,大約四斤澱粉頂一斤的糧食。

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們更苦。

每個人才分得兩畝地。收完糧食後必須要交公糧,況且每一年的公糧任務大。

交完公糧後剩下的糧食根本不夠吃。

幾乎很多家庭都吃不飽,尤其是孩子多的家庭更加不夠分糧食,更加吃不飽。

所以農民們在搶收乾重活的時候就吃紅薯乾飯。

有的家裡沒那麼多糧食,就去找榆錢兒,玉米外皮,地瓜秧子,野菜,又或者把玉米蕊打磨成粉,這些都是他們的主食了。

如果幹輕活或者沒有幹活的時候,那就吃稀飯。

日子過得苦巴巴的,不少家裡天天傳出吵架聲和哭鬧聲。

江遠山給江知梔講完這些後,笑著揉了揉江知梔的小腦袋,「嗯,知知很厲害。」

能在這樣的環境下,賺到第一桶金!

江知梔得意笑了笑,她必須支愣起來。

這個地方的供銷社是一排平房。

大門口上方用紅色字體寫了「東方紅供銷社」六個字。

店名的正上方有一顆紅色的五角星。

屋頂上插著一面迎風飄揚的紅旗。

起碼第一眼看過去,江知梔覺得和國營飯店的裝飾風格差不多。

江知梔帶著二哥江遠風,三哥江遠陽走進去。

大哥江遠山在大樹底下看東西。

大哥覺得有他在,一般人不敢輕易上前打他的東西的主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