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梁淵卻搖頭,他沒有對胖子隱瞞,直接說:
「小櫻現在不能完全掌控藤蔓。」
告訴胖子這件事並不是梁淵的一時衝動,反而是他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梁淵的「造神」計劃,其實可以看成洗腦一個群體,為小公主製造一群信徒,未來在小公主身上發生什麼大家都會覺得理所應當。
像是之前他趁著夜晚,用精神力影響倖存者夢境的方法,可取但不能長久使用。
夢到一個人在危險絕境救下自己,最開始會對這個人抱有感激的想法,夢多了便覺得理所當然,時間再長些會激起人的怨恨。
人們會想:都怪她,如果不是她我又怎麼會做噩夢。
梁淵要做的是,潛移默化的改變群體的思想。
但如果他一個不是車隊的人,經常去車隊宣傳小公主的好,這不就是明擺著說我要洗腦你們嗎。
所以,他需要在車隊裡挑選一個人。
在一個群體中,一旦有人改變想法,那麼用不了多久,這個群體都會被改變。
只要有人開頭,一切都變得簡單。
而如何控制這個人,末世前是金錢利益,末世後有更多方法。
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利用錯覺與獨特性,讓人產生被需要與愧疚感。
梁淵要做的,便是告訴胖子:小公主強制召喚藤蔓吞噬喪屍,拯救車隊。
但因為是強制召喚,她無法完全控制藤蔓,等藤蔓反噬第一個就會吃掉櫻殤冰月,然後吃掉整個車隊的人。
梁淵希望他隱瞞這件事,並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營救車隊的人,所以冒著生命危險強制召喚。
這是愧疚感的來源。
請求隱瞞與解決。
這是讓人產生被需要感,而被需要感是這個環節中最重要的。
就好比,你一直信奉一位神明,神明也一直在庇佑你。
你們之間是,你需要他的關係。
但某一天,神明忽然對你說,祂受傷了,需要你傳播更多信仰才能存活。
為了不讓自己信奉崇拜的神明,你去傳教為神明帶來更多信徒。
很久很久後,神明恢復傷勢,成為庇佑人間的一尊大神。
你看著高高在上俯瞰眾生的神明,是否會在某一瞬間產生「沒有我祂不會這麼強大」的想法。
梁淵做的便是反利用信徒的想法,為櫻殤冰月造勢。
但小公主不同的是:她不需要乞求別人的幫助,梁淵會為她做完一切。
胖子不知道梁淵的想法,他只知道藤蔓是小公主為救下倖存者,冒著隨時被吞噬的風險,強行召喚出來的。
他難掩眼底的愧疚,詢問梁淵:
「我怎麼做才能幫到她?」
「幫她馴服藤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