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晛北方十幾個州縣都缺糧,往後幾個月若是蒹葭關的對戰繼續,他們還是要越過邊境前往洱河冒險。
半個月後,兵部差夫再次喬裝進入洱河。卻發現洱河州府明令不許農戶將糧食賣與大晛人。好在這項禁令並非新出,已經存在了十幾年,在兩國關係交惡時就會執行,洱河農戶為了用家中多餘存糧換取其他所需,不聽禁令者依然有。
因為九皇子下令,州府組織了打手在各州縣巡查,禁止將糧食賣給大晛人。
差夫中有擅長吐谷渾語的,大家重新偽裝為遠道而來的吐谷渾商人。元驥和領隊商議,從大晛境內運來布匹和鹽夾在吐谷渾特產里,以物易糧。
領隊此前並不認識言驥,他驚訝地發現這位同伴不僅熟悉大晛北方邊境州縣的民間作物交易,還知道多條大晛民間商人常走的路線和接駁點。有他在,他們這些軍戶出身的人能在大晛境內運來受北灤人歡迎的東西,換到糧食。
還有他身邊跟著的那位姓李的小個子,雖然體力不像是從軍之人,但頭腦實在靈活,一百多人買糧的帳目全部交給他,他能算得毫無差錯。蒹葭關打了幾個月,他們這群人在糧草補給上出了狠力,每次都能供應上謝將軍派來的人,完成任務離不開這兩個人。
眼看春去夏至,北地氣候終於漸漸變得暖熱起來,此後的行動雖然還有地方北灤兵的威脅,但好歹不用山林間受凍了。
建康城中,青溪宅的老僕每日走一趟城中的鴿坊,去看看有無北地寄給主家的信。
趙執收到元驥的第一封信時,蒹葭關正在對峙。第二封信寄來,洱河地區的幾個州縣已經在九皇子的明令控制下陷入緊張。這種情況下,以物易物幾乎是唯一能籌到糧食的辦法,趙執很贊同元驥的辦法,慶幸自己當初派人北上的決定。
前任大理寺卿致仕後積壓的公務全部落在趙執頭上,他日日早出晚歸,早朝之外,大半時間都住在大理寺官衙中。
前線對峙日久,長熇軍雖然暫時收不回蒹葭關,但北灤虎狼似乎也不能南下。都中人不再驚慌,夏日到來,城中漸漸恢復了熱鬧的生氣。
黃昏時分,趙執忙碌之餘正啜飲一杯味道略苦的茶,門口的書吏遞進來一封書信。
書信打開,最後的署名只有一個「拓」字,信以舊友的身份邀請趙執黃昏時分鶴鳴樓一敘。
趙執看到手書的瞬間並未想起來眼前這個「拓」字代表的是誰。等啜完杯中的茶,突然心裡微微一驚,拓跋,北灤的國姓!他有過來往的北灤皇族,只有拓跋虎文。
門外等候吩咐的書吏看趙執準備起身,進來問要不要給大人備車。
趙執將瓷盞「咚」地一聲往案上放住,面目冷淡地回他:「不用備車。我有些私事,騎自己的馬去。」
趙執只是想著手裡這份明顯不懷好意的手書,那書吏看到他面色不佳,不明所以地退出堂屋,反思了好一陣自己是不是得罪了趙大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