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穠在一處長滿枯草的山崗處站立, 聽城內外簌簌而過的秋風。她把那籃紙錢一點點燒盡, 最後哭了一場,為那些卑微如草芥的人。
————
新帝登基數月, 朝中接連處置了幾件大事。紹元先帝的梓宮正式葬入陵寢中, 禮部不久後為新帝擇了年號。
國中改元, 昌祐。
新入大理寺不過數月的趙執因辦案能力出色,又因大理寺正官出缺, 被提拔為大理寺卿,官階正三品。
當第一場輕薄的雪在帝京上空飄落,秦淮兩岸抹上淡淡銀裝時,人們仿佛才對年歲更替有了實感,昌祐元年,又是新的紀元了。
慕氏布莊在趙執的示意下更名為雲影坊,他是徹底要抹去「慕氏」這個商號了,不過東家的決策不會怎麼影響底下人。張掌柜、李穠和另兩位夥計照例在坊中忙碌,忙著測試兩種棉布的實用性。
雍州棉比起高昌棉雖然在柔韌性上差了一些,但紡織成衣後卻更加耐寒。建康城冬日陰冷不輸北地,李穠通過比對,還是認為雍州棉更好。
她得元驥和張掌柜的允許,親自趕到雍州去了解當地的農戶如何種棉采棉,最後做主購入了比高昌棉多兩倍的雍州棉布。
李穠的預測沒有錯,入秋以來,坊中的雍州棉布果然更受歡迎。
東家趙執對城中的兩家店鋪似乎並不上心,他回來之後甚至都沒有來瞧過,一切交給他信得過的元驥來打理。
除夕將至,元驥來到坊中,準備給大家打賞些銀錢。
因天氣寒冷,臨街門臉只開了半扇門。店中只有兩個人,小女孩阿棉正在一方小火爐處烤果子吃,而櫃檯後,李穠一個人坐在那裡書寫。
見他進來,李穠連忙站起來問好:「元主事,可是有什麼吩咐。」
「沒什麼吩咐,就是來看看你們。這……東家還沒說休假,他們三個倒是跑得很快。」
「張掌柜三人是有家室的人,向提前回家裡過除夕。店中的事我一個人就照料得過來,因此張掌柜他們也就早些回家去了……」
元驥只是調侃,並沒有生氣的意思。
「你在寫什麼?」
「我在謄抄三年前的舊帳本,這帳本因放在櫃中受潮,部分書頁已形成粘連。若是再將原本繼續存放下去,過個三五年,就看不清書簿上的字跡了。我今天閒著也是無事,準備將之重新謄寫一份新的。」
元驥拿起她謄寫的新帳簿,上面是李穠寫得一絲不苟的方正小楷。
元驥有些感慨,李穠在店中大半年來,店中的事務幾乎事事妥帖。她聰慧勤奮。像是親自去雍州採選棉布,重新謄寫的帳冊這些事,她其實不用做到這個份上的,但是她能把很多事別人想不到的事都處置得很好。
元驥放下給李穠的東西,走到火爐旁暖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