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被逼登基那天我跑路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勘探過產量大嗎?」

「具體還不清楚,地面只露了一丈,需要深挖。」

「可查過了土地所屬,可是崔氏!」

糜諸想著與崔皓的不歡而散,若是真能得了那塊寶地,他也可以不要臉皮,祖宗似的跪求。

魯尼有了笑意。

「老天爺都在幫我們,黃盤那地塊,剛好夾在好幾道丘陵之中,盆地里除了有個竹溪村再無人煙。

只一條通往外界的路,若是我們向清河縣令買下這方圓地契,問題不大。

只需把守住一個口子,輕易不讓外人知曉我們的目的。」

糜諸笑嘻嘻的點頭。

「至於煤礦工就選擇本地人,剛好這竹溪村,城外的流民都可以簽死契。

再者即使被發現了這黑乎乎的煤石,但也不知曉其真實用處,便是崔氏等大世家爭搶了去,也無用功。

只一點,黃盤到灰石山這條線路,運輸期間,大夥就要受苦些。

為免顯眼,只能用人力板車拉,到了咱們地盤,一切好便利。

說是灰石山的礦場線,已經鋪tຊ陳好了水泥路,大馬拉車肯定效率大大提高!」

第19章 竹板那麼一打呀……

天下做官的都一樣,清官在一團污水裡是無法生存的。

對付貪心的清河縣令就容易多了,一套琉璃送上去,再用這些日子收購的布匹豆子買下荒蕪的黃盤以及周邊丘陵。

清河縣令只當糜諸是冤大頭,那荒郊野嶺的地方白送人都不要,竟然有個外商蠢的買下來,他當然樂意極了。

雙方笑呵呵的交接地契,清河縣令等同於把黃盤十萬方的範圍都劃到了地契里,這是他僅存的一點點人性道德。

糜諸樂呵了,拿著新出爐的地契,他立即傳信到灰石山,大慶動作也很快,當即就派了專業的地質勘測隊出發。

四面被丘陵包圍,中間形成一塊平地,大約六百多平方米,有人口搬進來,漸漸的形成村落,也就是竹溪村的由來。

四面丘陵的山腳都是一片片的竹林,風一吹嘩啦啦作響,這裡氣候相比外頭要舒適很多,還有著嶺上留下來匯聚的溪流。

竹溪村的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著得天獨厚的濕地環境,本來生活的不錯。

不過大旱持續了五個月,天上沒有降下一點水,反而是烈日高照,溪流漸漸受到影響,同時地里的糧食也收到波及,日子一下子艱難起來,從一日兩餐縮減到一餐。

最重要的是縣衙收稅更重了,本來的十稅六,攤丁稅一,現在加了二成,老百姓能拿到手裡的糧食只有一成了,還是在保證糧食不減產,沒損失的前提下。

更絕望是清河縣要招徭役了,說是湘河河床線在變淺,為了更多的水源,需要對兩旁裸露的河床進一步深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