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雙方約至一處隱蔽的山嶺,各派出四人,在一間小屋座談,山下分別有三百士兵把守。
一年不見,金作吾長胖了一圈,是一種「面黃肌瘦」的虛胖,眼中依舊透著股精明。
第120章 最後一面(2)
讓他意外的是富貴也來了,看來修水已將富貴當成主幹培養。
林三爺打量著他,而後作揖道:「此去一年,小乙升遷了?」
他知道林三爺開始刁難他,回敬道:「陛下開明,為政寬和,小乙小有提拔。」
林三爺:「聽說你因貪贓枉法、科場舞弊而下了大獄,到頭來皇帝還提拔你,如何稱為開明?」
他:「陛下惜才,立志整飭紀綱才委以重任。」
林三爺哈哈大笑起來:「山莊出了你這樣的大才,我很欣慰,要是有什麼難處,盡可告訴我們,山莊還是期望你能回來。」
雙方客套了兩句,便切入正題。
李顧來前喝了湯藥,此刻容光煥發,聲音渾厚,顯得老當益壯,友善道:「此前玄甲軍討伐修水,是朝廷失察,如今陛下已知曉全情,與山莊早有示好之意,還未來得及召金將軍入宮論賞,金將軍何必急與東涼為伍?」
金作吾:「李將軍這麼說話就不敞亮了。陛下心意不明,我軍與東涼結盟自然是為自保。」
李顧:「我正是奉旨前來,與山莊謀劃將來。」
金作吾:「是嗎,將軍細說。」
李顧:「金將軍既然喜歡開門見山,我便直說。陛下希望金將軍與東涼解盟,歸順朝廷,共同應敵,戰後論功行賞,必不會虧了各路豪傑。」
金作吾:「朝廷要示好,就不能僅僅是對我軍示好,朝廷不欠我軍一個『論功行賞』,而是欠整個南方一個說法,朝廷要知道各路義軍與東涼結盟的真正原因。」
金作吾每一次大義凜然的表態都令他無可辯駁,他明知金作吾沒有那麼善良,又指不出一處不是。或許是他立場不對,站在南方的角度想,金作吾的話確實沒有一點毛病。
李顧喝了口茶,作思考狀:「處死奸佞、為山莊平冤、還貪銀於民、施行仕法,都是給到南方百姓的說法,這是有目共睹的,朝廷未來還有更多良策,需要一步一步地來。原因陛下已經了解,但不知你們的目的是什麼?」
金作吾:「皇帝治國有失,難當天下主,各路豪傑都想為皇帝分擔一二。」
他一向能忍,聽到這一句,他不可控制地嗆道:「將軍自信能做好一個國君嗎?與東涼平分大齊疆土,是體現一個明君的大度嗎?」
金作吾氣定神閒道:「不破不立。」
李顧:「假設破得了,金將軍如何確保能立起來?」
他:「大齊立國百年,百姓親如一家,怎麼可能擁護一個分裂自己國家的人成為新的君王。金將軍可有思慮周全?」
金作吾哂笑:「江山原本就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若百姓只認一個主,就不會有改朝換代一說,當今的天下可還姓姬?」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