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進大佬自傳里成了白月光[70年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感慨了人性,批判了當時的上流社會。

而鹿姝現在拿在手裡的這本書則被貼了個《被金錢打倒的人》,大約也是因為書名是從批判國外的角度來取的,因此竟難得一見地以「外國文學」的身份出現在了縣城文化館裡。

要知道,在這幾年特殊的浪潮里,因為文藝教育界被判定為「黑專」,幾乎所有革前出版的書都被封停了,要麼被貼上大du草的標籤,要麼是小du草,其餘的也能被打成「資修」。

如外國文學著作這樣敏感的書籍,更是令人聞之色變。

不過這種情況,在71年兩位最高領袖接連感慨當代青少年能讀的書太少後,逐步有所改善,去年周領袖更是主導解封了一批革前出版的古典文學,迅哥兒的一系列作品也是在解封內容當中。

似《高老頭》這樣的書籍,大約就是渾水摸魚,流竄到了他們這樣的小縣城裡。

鹿姝能大概想到的,江盛自然也第一時間就想到了。

他剛才實在是太驚訝了,在瞥見鹿姝手裡攤開的書籍內容時,才一時忍不住出了聲,說完了又覺得自己太魯莽了,而且鹿姝同學會不會誤以為他對外國文學有頑固不化的偏見?

依舊是江盛自己想太多了。

鹿姝既沒有多想,也沒有對他的突然出聲打擾感到不悅,而是聽了他的提醒後恍然大悟,「原來是它!我就說怎麼看著有點眼熟,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高老頭》是她小時候在大伯的書房裡看到過的,只是那時候年紀不大,即便後來恢復了前世記憶,也時常頭腦發懵精力不濟,再加上堂哥被家裡長輩們予以重要任務——多帶她出門玩,活動身體,少窩在家裡一動不動地看書。

於是這本書鹿姝也就只匆匆間翻了個開頭,很快就被堂哥夾在胳肢窩下面帶去跟小夥伴們釣魚打鳥去了,再後來這些書都被要求上繳,也不知道大伯那些書交上去沒有,總之是沒再在書房裡看到過了。

現在能在這裡看到它,鹿姝還挺高興的,忙小心翼翼地把書封合攏,然後就想到了一個問題:「江盛同學,你已經看過這本書了?」

少女蹲在地上,以側眸仰頭的姿勢,將那張如茉莉花一般細膩純潔卻也嬌美柔弱的臉蛋完全暴露在他俯視的視野中,於這樣昏暗的角落,宛如傍晚夜色迷朦間驟然射來的一道光,突兀又強勢地撞進了江盛的瞳孔里。

江盛只覺得心跳如雷,一向清明冷靜的腦子也因為瞬間升溫而難得一見地迷糊了起來。

幾乎是沒有經過大腦思考,他就說了出來:「我在隊上知青手裡借來看過。」

私底下看這種書,是大家都不敢擺上明面的一種「灰色交易」。

此時下鄉知青里有一個「rua(四聲)書」的說法,用他們這裡的話來說,就是「順」書,找到各種機會,就偷偷順些不讓看的書藏起來,他們內部也常常有好書流通著借閱著,最後就莫名失蹤的情況。

這就是被人「rua」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