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二十分鐘了喂,速報!」

「一小時了,繼續等。」

「六個小時了,姐妹,還沒好嗎?要不把你朋友電話給我,我來問?」

第29章

傅明裕是一個很願意吸取他人意見的刑警,當然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只不過傅明裕深知,過於主觀的人必定會在自己的認知上摔跟頭,偏見和自大都是絆腳石。

《戀愛腦的終極反殺》傅明裕已經看了大半,在林純送醫「搶救」期間,他又將關於蕭婓的章節單獨翻開看了一遍,特別是從蕭婓「挖牆腳」開始。

有意思的是,現實發生的故事恰好和小說里的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林純送醫,送的還是蕭家醫院,表面上看是心理病,實則就是蕭婓「出手」了。

瞧瞧,警方還沒有將林純定為嫌疑人,顧澎和蕭婓就已經坐不住了——到底是他們過於關心林純,還是因為林純直接涉及到他們自身的利益呢?

有句話說得好,對待另一半看的不是付出多少,而是看價值有多少。自身價值高,什麼都不用做。

這道理也適合用於這種刑事案件中的人物關係,看來林純的價值遠比他們警方挖出來的還要深遠。

就在這個節骨眼,《是誰殺了她》再次爆出新章,描述的是李家一家三口如何被「逼」離開別墅區,又是如何以低價賣掉別墅的方式賠償方家的「損失」。

這樣做非常巧妙,因為它就是一次房屋買賣,誰都不能僅憑想像就將它臆測為其他。最主要的是,它最大程度地保全了方家夫婦的面子。

同樣的道理,顧澎和蕭婓所做的一切,是否也是保護林純的基礎上,保全自己的利益呢?

在小組會議上,有同事分析,不管是方許的失蹤還是方曉曉的下落不明,都不是近期發生的事,如果要調查出整個案件的真相,恐怕往回追溯七、八年乃至十年以上。

也有同事說,根本不需要這麼費力,那兩個留學生遇害的案子只和林純一人有關,又沒有證據指出方許、方曉曉與此有關,這幾個案子就應該孤立看待,不要當成連環案給自己繞進去。

還有同事說,如果方許和方曉曉的失蹤都和林純有關呢?那林純身上背的就是四條人命,那這就是連環案。再說,如果不是那兩名留學生的案子進入重審,林純這次不就又僥倖過關了?那就意味著還會有下一個受害者。

這之後,傅明裕就集合所有人意見請示上級。

上級的回答模稜兩可,似乎是保留追究方許和方曉曉的失蹤的權利,但又沒有給出明確指示,反而將疑問丟還給傅明裕。

也就是說,能不能查出來、查出來多少,還得看專案小組的能力。但最低限度,要先把留學生遇害的案子搞清楚。

傅明裕回來後便開始布置任務:方家夫婦車禍的事要查;方許和方曉曉出國、回國的時間點前後發生了什麼要捋清楚;方許和遇害的工匠也要查;方許和方曉曉繼承資產,以及方曉曉將林純定位遺產繼承人的事更要查;還有林純和顧澎、蕭婓的關係——三年前還報警說顧澎強|奸,怎麼現在就一個鼻孔出氣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