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正著急著,肅征走了過來,幫他翻譯幾句,老闆聽懂後,也就接了紙幣,去後廚忙碌了。
男人握住肅征的手,向他連聲說「謝謝」。
肅征看他獨自一人,好像有點高原反應,就又將附近藥店的位置告訴他,提醒他注意安全。
這本就是一件小事,他們路上總能遇到些陌生人,雖是萍水相逢,但也能幫就幫,順手為之。
為了儘早去看古柳樹,二人在縣城沒有閒逛,肅征開車上了650縣道,直往巴什蘭干鄉而去。
一路上,能看到雪山與沙漠,還有連接雪山和沙漠的中間地帶,也就是戈壁灘。
他們的越野車就在一片戈壁灘上停下。
晏青棠下車後,就在觀察附近的地質,這兒的土壤很細,裡面摻雜著大大小小的光滑的鵝卵石。由於氣候乾旱,常年缺水,這裡能生長的植物也有限,諸如蘆葦、紅柳、梭梭,還有胡楊。
紅柳,又稱檉柳,多生長在我國西北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在新疆十分常見。
它在春天發芽,隨著季節變化,顏色會從鮮紅變綠,再變為金黃色。眼下四月底,它的葉子還是偏紅些,在戈壁沙漠地區很是特別。
晏青棠又看到長得極高的梭梭樹,樹皮是灰白色的,灰褐色的老枝與今年新生出的新枝上,都長滿了綠色的葉子。
肅征對梭梭樹也很了解,說起他從當地人的口中了解到的,梭梭樹真算是渾身是寶,長出的嫩葉可以飼養家畜。木材燒起來火旺煙少,早些年是當地人的最佳薪材,被叫做「沙漠活煤」。
紅柳與梭梭樹,都有著頑強的生命力。耐乾旱、耐嚴寒、耐高溫、耐鹽鹼、耐瘠薄,根系發達,能在地下形成龐大的根系網,防止水土流失,是沙漠中防風固沙的衛士,能防止土地荒漠化,還能改善鹽鹼地的生態環境。[2]
皮山縣有治沙工人定期管理和補種紅柳、梭梭樹等植被,還在紅柳與梭梭樹上人工接種「沙漠人參」肉蓯蓉,既能防風固沙,又能順便創造經濟價值。
「野生肉蓯蓉都已經是國二瀕危了。」晏青棠感慨,「但這三十年來,通過不斷努力,肉蓯蓉人工種植的面積已經達到300萬畝,年產藥材8500多噸,也算是肉蓯蓉這種植物另一種延續的方式吧。」[3]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