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京港往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華潤董事長出了名的不苟言笑,生意場上從不喜兜圈子,因此得罪不少人,但也因其性情利落直爽,深受行業後輩愛戴和敬重。

即便像今日這般閒暇,看中人秘書,當面說開,甚至連給小姑娘開多少薪資,都提前做到心裡有數。

絕不虧待,要留住人才。

他接觸甚少,但夫人看人的眼光向來極高,又極准。遵從夫人決定,不會有錯。

徐董,實打實妻奴無疑。

對方話語中帶著十足誠意,陳敬淵聽完淡淡一笑,送至唇邊的茶杯未有停頓,啜飲時神色平靜,仿佛此事,尚有可商量餘地。

至少,徐董正是這般想。

下刻,紫砂杯底擱到案台,男人低腔啟唇,「抱歉,無法割愛。」

想過無數種拒絕方式,萬沒料到,竟會如此—

恍然回神。

「看來是我有欠斟酌,低估梁秘書在陳先生心裡的份量。」

話已至此,徐董便開門見山,進入正題。

他試探著問:「既求不到人,那麼,能否求到一事。」

後庭名貴沉木檀熏,已徐徐起香。室內一片安靜,茶霧相比先前也愈發濃郁。

「但說無妨。」陳敬淵聲線平穩,氣定神閒靠向椅背。

搭膝的指間夾了支煙,暫未點燃,品茶斂目,聽對方緩緩道來。

事情簡單,卻又棘手,關鍵得找對人,找對路。

華潤在海外工廠有一批醫械,因註冊證到期,恰逢相關政策改革,新證遲遲拿不到手,資質檢測環節阻滯,導致貨物積壓關口已有半月,想找陳先生牽線搭橋,向海關疏通關係。

徐董挑重點講,表面端得冷靜溫鈍,實則心力交瘁,把今日這幾杯茶,當做最後底牌。

只是,話題拋出良久,遲遲未等來當事者回應。

自茶霧中抬頭,看向靜坐於對面的男人。

雖生於不同年代,卻因一條生態鏈結緣,半年後,又隨特定洪流匯聚當下。

中港執行董事,剛及而立,這個年齡成為上市集團話事人,在港商圈子裡不算少見,比如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家:利豐蔡生、茂業胡生、嘉事堂鍾生等,於業內都可謂聲勢顯赫。

可唯獨一點,環顧整個大灣區,能被尊為先生的,僅有面前這位。

若論個中緣由,還要追溯到五年前,席捲亞太的那場金融風暴,經濟板塊成全國重災區,接踵而至的信貸與貨幣危機,致使每天有數不清的企業、銀行、以及金融機構面臨倒閉。

『陳先生』三字,也是從那時起,幾乎在一夜間,成為諸多沿海私企以及大批失業民眾的救世主。

商人重利,家國情懷當頭。這聲『先生』,他受得起。

徐董年過半百,歷經形形色色的人物,能令他心生佩服的,在年輕小輩中,陳敬淵位居於首。

所以這趟會面,明知其為西培撤資而來,卻仍舊攜夫人按時赴約,一則承人情,二則自救。

至於能救到何種程度,看天意,更看人意。

中庭假山流水潺潺,伴隨茶香縈繞,男人泡茶動作勻緩優雅,腕間深棕錶盤逐漸覆上濕霧,掩於霧面下的陀飛輪機械指針,在茶氣四溢的杯棧間,愈顯低奢精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