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廚娘遇上厭食症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比起鼓勵女性自由著裝,她覺得社會應該把更多力量放在約束和懲戒加害者這方面。

現代尚且沒法完善相關法規,古代就更難說了,她甚至都不知道大荊的法律大致有哪些條例。

於是她選了最穩妥的方法,換上男裝後,還用布塊蒙住了下半張臉。

近日沒有下過雨,官道上的塵土曬得很乾,有車馬經過就會揚起一陣灰,她見許多書生模樣的人都是這麼蒙著的,想來自己跟風也不會引起注目。

出了驛站又走了半日,秦見君遇到一輛沒坐滿的板車,上頭是一位書生帶著他阿娘,問秦見君要不要搭車,價格實惠。

她徒步了兩日,腳底的水泡起了又破,確實有些受不住,先前路過的板車上都是男子,眼下的機會倒是正好。

秦見君交了錢坐上板車,小腿掛在板車邊上晃蕩,被蹂躪許久的腳底板終於開始回血,酥酥麻麻的脹痛讓她頭腦清醒不少。

她轉頭看了一眼那書生,他正低頭看書,於是她又換了個方向轉過頭去問:「嬸嬸,你們是去虔淵州嗎?」

「是啊,我家阿浩去虔淵州趕考……」那書生的阿娘穿得樸素又乾淨,眼角細紋遮不住,手上的繭子不少,一看就是勤勞又愛乾淨的淳樸百姓,這也是秦見君願意搭車的原因之一。

那嬸嬸熱情回話,一來二去的兩人就聊上了,板車走了三天才到綿州。期間那名為「阿浩」的書生也加入了她們的對話,秦見君從阿浩那兒知道了許多事。

大荊如今的官家叫「武合文」,三十五歲,性格溫和,很少跟大臣們紅臉,但聽阿浩的意思,朝堂上似是不太服這位官家。

上一位官家在世時,朝廷內鬥嚴重,如今好了許多,但門派林立、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今這位官家的話語權並不是唯一且絕對的,甚至很多時候他都聽大臣們的話。

阿浩說起這事,臉上頗有些憤懣。

秦見君抱膝坐在板車上,撐著腦袋思索,聽這話的意思,就是朝堂勢力分散,官家也無可奈何。

她想起之前學過的歷史,一般這種情況要麼是宦官獨大,要麼是權臣把持,再不然就是世家紮根,如果想肅清朝野,那肯定是要見血的。

不過好在聽說大荊土地四周並沒有外敵威脅,要是官家想動手,至少不會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

國家穩定,商業才能繁榮,秦見君放了心。

「到了!前面就是綿州!」趕騾子的車夫喊了一聲。

秦見君聞聲轉頭望過去,高大的牆體中間夾著一扇大門,此刻正大開著,門口有士兵把手,百姓們排隊進出。

她抬眼,大門的上方刻了字——綿州。

進門時秦見君從油紙中取出路引,士兵很快放行,她鬆了口氣,跟阿浩母子道別後就去了最近的腳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