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聲音戛然而止,靺鞨衛捧著那楠木壽盒向後倒去,兩眼翻白,昏死在地,便似一抹燭火被驀地吹滅。
【作者有話要說】
老奸巨猾方家父子
*參考《唐律疏議》
第42章 山雨欲來
蓬萊仙宮中香霧漫地,品竹彈絲聲不絕。熏籠里燒著上好的女牀炭,令此地冬寒不侵。
精舍之中,國師趺坐於紫檀書案前,披一件帶雪帽的織錦緞斗篷,正垂目看著一本斬監候之人的名冊。
照常理而言,這名冊應給天家過目,然而昌意帝年事已高,漸不理國政,而國師身為最是領會雍和大仙之經文要義的得道高人,兼之他手釀「仙饌」與行辦大祭常需刑徒作人力,故而這主持秋決一責倒反落在了他身上。
此時他翻開名冊,眉頭卻先一皺。為首的人名是「方驚愚」。
他忽然想起那曾在風雪裡下跪、替他牽起銀輿的青年,那青年宛若一桿修竹,有著風霜不侵的氣節。於是國師開口問司寇道,「敢問這『方驚愚』是何人,所犯何過?」
司寇將案卷呈上,稟報導:「回大人,此人曾是琅玕衛方懷賢次子,後來與方家斷絕干係,做了蓬萊府捕吏。前些時日『大源道』教主伏誅一事,此人也有立下功勞。只是在那其後他謀害同班,且自家中搜出了先帝之物,應治死罪。」
寬大的雪帽遮住了國師容顏,司寇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聽得那陰柔的聲音笑道:
「是應治死罪不錯,可靺鞨衛當初是想讓此人被定謀叛罪的罷?只是尋不到此人是白帝遺孤的鐵證。」
司寇冷汗涔涔。國師平日極少出仙宮,怎會通曉這麼多事?果然傳言說得不錯,國師得了雍和大仙真傳,眼目遍布蓬萊。
國師揮手,司寇恭敬地退下,精舍里回歸空無一人。國師支頤沉思,心緒凝重。他知靺鞨衛從來不是站在自己這頭的,恐怕那奸狡的老頭兒早看穿了雍和大仙與「仙饌」的本質。
「大源道」教主伏誅時,作為護衛「仙饌」的仙山衛,靺鞨衛向仙宮請了兩份賞,說是同去覓鹿村的方驚愚為保護同伴而身負重傷,精神可嘉,理當褒獎。可約莫是這老兒將兩份「仙饌」合一,只交予了原覺元騎隊的頭項一人,讓其服下。一人怎能受得住兩人份的「仙饌」?故而那頭項後來發狂,甚而軀體爆裂,都是出於此因。
致人慘死的分明是靺鞨衛,但如今蓬萊仙宮乃至國師要因他那舉動而蒙羞。雖然當日在場的眾仙山吏閉口不言,然而對於「仙饌」的忌憚已似瘟疫一般在蓬萊中播散開來。國師手下用力,猛地捏斷了圈椅的扶手——好一個敗壞仙宮名聲的老猾頭!
興許是時候除去此人了。蓬萊不需要兩隻心計頗深、且身居高位的狐狸。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