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滸傳+金瓶梅同人] 西門大官人在北宋末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灘池周圍, 挖二面或三面鹽溝, 以納潮儲水。

在向海一側的鹽溝堤壩上開水門, 設閘門以便開關。

其外再開一條「潮溝」, 直通入海。

漲潮時引水入潮溝, 並開閘門引潮水入鹽溝。

鹽場曬場的修建,西門卿在到達滄州後,就去灘涂上走了一遍。

仔細巡查來回, 確認了規格質量都達標。

當初巡查時還正好遇上整灘。

只因冬日天冷結冰, 在鹽灘建成後,直拖到開春天暖後才來做這事。

西門卿就在一旁, 見證了苦力把池內挖松後又晾乾的泥土鋪勻, 再引入海水泡稀了,赤腳在池內將池踩勻, 然後刮平池底。

之後會將池內海水排出並晾乾, 用石磙壓實壓平。

現在時間已入夏, 萬事俱備,東風既來。

謝希大和西門卿商量過後,將日子定在了漲潮這一日,正式開工曬鹽。

一條白線的潮水越來越近,近成一堵高牆橫推而來!

最後『轟隆!』聲聲之中,部分湧入提前打開水閘的潮溝瞬之內!

潮溝如鯨吞一般,迅速納潮。

而灘池周圍的大鹽溝,水閘也已開啟,潮溝之內的海水分流入鹽溝,迅速納滿潮水。

西門卿一行人遠遠站著,見證了這一場面。

待納潮已滿時,一字排開遠去的數百架風力與腳踏人力兩用水車,呼啦啦轉起來!

汲取著鹽溝內的海水,灌入最高圈層的一批灘池內。

等到明日,鹽工們就會挨個打開灘池的池門,將海水放入第二高圈層的一批灘池內。

後日,再去開灘池池門,將海水放入第三高圈層的一批灘池內。

逐日類推……

如此這般,利用日光和風力去蒸發水分,逐日提高滷水濃度,待到滷水跑到底池時,就已成為了食鹽的飽和溶液。

再曬兩日就會析出食鹽結晶,即得到了粗鹽。

「然後將粗鹽撈起,歸到底池之下的坨台,暫時儲放。」

西門卿給沒有在場的,唯一不知道『鹽田法』曬鹽流程的吳用仔細講解道。

吳用的眼前,是不見頭尾的灘池,形如一塊塊鹽田。

農田產糧,不夠農人餬口,鹽田產鹽,卻可叫鹽商富甲天下。

大海無垠,鹽田無際,吳用胸中豪情壯志亦無邊!

「這鹽田法製鹽,比煎煮法更省時省力,大有可為!」

西門卿認同吳用的說法,「不過,得出粗鹽還不算完,還得通過三次加入秘方製劑,再過濾去除雜質,再次加入一次秘方製劑進行提純,最後才能得到純淨鹽。」

所謂秘方製劑,就是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以及稀鹽酸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