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鄭高達協助過左右隴衛和奇林衛查過軍屯婚配比,知道凌湙在意這個,因此,來之後收攏了衛所之後,就開始叫人做冊子,直忙了十來天,才統計出來,果然,一送到凌湙手上,就見凌湙眉頭打了結。

凌湙用手指敲擊著桌面,將近些日子思索的問題拋出,「可查到有多少隱戶?」

軍戶藉人家裡,也有愛惜女兒的,就算兒子娶不上媳婦,也不願糟蹋了女兒,叫人恥笑,哪怕送給人作妾,作個沒名分的外室,得個一兒半女的,也能叫她們過完餘生,這中間就能漏下許多不能上戶藉的孩子,被統一稱為隱戶。

這些隱戶只要不往官府報,一般也沒人特意去查,等到了年紀,去投個佃農或不記檔的奴僕,掙一口吃的總有地方要,那些豪族名下許多田地荒山,很喜歡用這些隱戶,既能免人頭稅,還能少發一半的工錢,簡直不要太便宜。

鄭高達便指著冊子最後一頁道,「都記後面了,從目前統計出來的數字看,有三四百,但據幫我查勘的老軍戶估測,這個數字得翻個五六倍。」

凌湙翻至最後一頁,果見上面清楚的記著某家某戶的女兒或兒子,在外面有家小兒女的事,後面還有具體年歲,兒女又生兒女,兒女再嫁娶後,買通戶藉官欲翻藉的事,都記的非常清楚。

軍戶藉低賤,但凡有一點辦法,都要削尖了腦袋,替子孫脫去這種生來就賤的戶藉,隱戶三代往上是不查的,如此,只要熬個幾十年,到孫輩的孩子出生,那就是個能上平民戶的幸運兒了。

冊子上有好幾十戶,都已經熬出了第三代,眼看再等個十來年,家裡就能改藉翻身了,現在人壽命都不長,能這麼為子孫熬的,都是十分堅韌的脾氣,因為軍戶藉越來越少的關係,衛所那邊查的非常緊,一個蘿蔔一個坑,除非真絕戶,否則你這個坑裡的蘿蔔,就必須有人補,你這邊一蹬腿,那邊隱在外面的兒女就會被抓進來填上,如此一來二去,衛所內的士兵平均年齡就被拉高,每回全軍大統計,明明十四就征的新丁,進了衛所,整個平均年齡層,就上漲了十歲左右,別說軍伍年輕化,一年年的平均年齡都在拉高,反應給兵部統管這方面資料文書的情況,就是各地兵備逐年老齡化,征丁年紀或可再下調一至兩歲。

這就跟坐在辦公室內,喝著茶看報表定計劃的專家一樣,根本不調查內里實際情況,就閉眼憑想像大筆一揮,鬧出了多地童子軍現象,凌湙在登記冊上,看到最小年紀的兵丁,是十一歲,因為農曆生日大,被算作十二歲充了丁。

涼州府的軍屯各衛里的情況,比之隴西府更嚴重,目前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整個涼州盡被凌湙收入囊中,各衛所的千戶叫他砍了三分之一,加上戰死的,也就是各衛里,真正能上他面前說上話的,不到一個巴掌的數,這樣一來,就等於邊城開荒那般,可以隨他意的整合調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