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高興的連夜召了個妃子侍寢,哪怕他不行了,也不妨礙他高興。
中書衙門裡,當朝的幾位最有權勢的大人,匯坐在一起,個個眼神陰鬱,捏著皇帝擬定的人選,一時都不知道該怎樣開場。
眾人心裡只一句話形容:這皇帝是瘋了吧?老糊塗了怎地?他就不怕這一紙聖意下去,各地王侯炸了要起兵?
腦子叫驢踢了吧!
便是遠在邊城的凌湙都嗆了一口茶出來,「啥?」那名單里竟然還有武景同。
對吼,封疆大吏類比王侯,武景同當然有資格得此殊榮。
靠,咱們這位陛下,真乃神人也!
永遠在不遺餘力的摟錢。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叔知道他幹的事,會……
因為凌湙的橫插一槓子, 朝議的主題從送嫁公主,到派考察團去涼羌學習冶鐵技藝,以及騎兵陣的訓練方式。
婁俊才是打心眼裡, 想要促成兩族融匯邦交的事情, 他照著凌湙指點的意思, 洋洋灑灑寫了巨厚的一沓奏表,羅列了大徵在兵械上落後涼羌的事實, 以及馬背民族天生適於戰爭的優勢, 詳盡描述了取長補短的好處, 然後在奏表里泣淚懇求陛下,及諸位朝中大人,為了兩族百姓永遠免於戰火踐踏, 定要以犧牲小我, 成就大我的偉大精神, 派遣諸王侯子孫親身遠赴涼羌, 學習他們的優點, 以壯大我朝國防軍備。
奏表里,將諸王侯子孫個個夸的天姿聰穎, 稱他們匯集了整個大徵的國脈氣運,是地靈人傑的代表, 去了涼羌後,定能以極快的速度掌握到他們的冶鐵精髓,以及鐵血騎兵的訓練方式,兩族文化交流於大徵而言絕對的利大於弊,是長久發展並能利惠到後世子孫的一個正確國策,更能使我大徵傳世千秋萬代,造福萬千黎民, 永載史冊。
這份奏表在寫的時候,就已經令人熱血澎湃,便是武大帥看了,都不得不承認,稍微有點野心的帝王,肯定會被裡面的提議打動,就是沽名釣譽者,也拒絕不了裡面的流芳百世之言。
自古將相都想求一個永載史冊,何況帝王的千秋萬代?這份誘惑真的很難令人拒絕。
等從婁俊才嘴裡知道,這竟是凌湙指點著寫出來的後,武大帥整個人都處在一種深深的震撼里,奏表里的大局觀,以高於個人情感的真誠建議,完全立於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深沉高度,摒棄私人恩怨的,給人一種這即使是個陽謀,也謀的令人心服口服之意。
國家大義與私人情感,輕重明碼的擺在了諸朝臣眼前,辭藻未見多華麗,卻字字真心,那份透紙背的希翼,由陛下欽定的侍講學士念出來,鼓鼓響徹整個朝堂,令據表反對者,都抽不出手中的奏章,無法在這樣的治世國策下,說出諸王侯子孫貴過國運昌隆之言。
開玩笑,把送質子去敵國的一樁羞辱事,生生拔高到了國家發展上,這種綿延萬世的高帽子一戴,叫人怎麼提反對意見?
諸王侯貴子考察團,這特麼名字取的就夠大義,想出此等名目的人,真鬼啊!
就是對朝事再不上心者,以權謀利方,被這種站於道德制高點的奏表薦言一堵,也一時想不出更好的破局方式,來消弭這場換人之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