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原先邊城幾無外人來,入城稅這東西形同虛設,現在有人來了,收是不收就成了問題,凌湙也沒關注過城市規劃,他只知道一個城到一個城之間有收費站,可這裡卻是沒法設那東西的,那普通小買賣人掙的三瓜兩棗,他收著就總覺得似周扒皮,殷子霽遞來的收費標準,他看了看,還是將入城稅這項給劃掉了。

不收入城稅,只收攤位費和垃圾管理費,並且想入城擺攤,得去辦個經營證,押個一吊錢的押金,半年一審核,可隨時註銷,註銷後押金退回,如轉讓經營證未經堂內窗口重簽,則收回經營證,連同押金一併扣除。

凌湙怕殷子霽心生芥蒂,每次關於城內經營發展上的規劃,自己好像都會駁一駁他,雖他未提一語不滿,但時間長了怕是會令他失去作主的判斷力,因此,在劃了入城稅這項後,肯定了他對城內商鋪的管理意見,並且解釋了自己劃掉入城脫的原因,「邊城本就是個名聲不好的偏僻處,能來或敢來的都是抱著利益二字,且如今咱們急需引人來住,那些腳夫人力本來就掙的不多,收他們那點錢於咱們來講如水滴入河,我想過了,城門處只設崗哨維持治安,收稅的事交由垂拱堂派專人專辦,不與城門衛分兩處財務,以後城內所有稅收,只由垂拱堂統理,一個財政統管,也方便查帳,更不會出現互相推諉之事,殷先生啊,財政事務尤其重要,我將邊城錢袋子全部交到您手上,還希望您能替我把好關,那些饢蟲望忘多關注,一經發現立即打掉,嚴令在帳面上動手腳。」

殷子霽失笑,覷眼盯了凌湙一眼,搖頭道,「主子倒也不用寬慰我,是我想的不夠深切,邊城確如主子說的,名聲不好又少有人來,若按慣例加了入城稅,確實會擋掉不少欲往此處來的小買賣人,我是循著舊例列的表,倒是忽略了邊城這處特別的地勢,和現今特殊的情況。」

凌湙見他如此心胸,一時快意的拍了拍他,昂揚著腦袋得意道,「殷先生,不管你信不信,我保證,入城稅這塊的收入會從別的地方補回來,咱們只賺不會賠。」

邊城免收入城稅的消息一經傳出,往此處趕的人更加多,殷子霽一段時間後發現,凌湙說的是對的,入城稅沒了,進了城的百姓就會不自覺的將那部分的錢當意外所得,花的時候竟比往常大方,就總會類比著白撿了錢的心態,若遇陰雨天氣無法回程,那城裡的客棧也有人捨得住了,單間住不起,大通鋪幾文一晚非常暢銷,而人一旦住了下來,那吃的用的就又是一筆花費,於是,良性循環下,城內商鋪的生意開始變得紅火起來。

城北富戶遷離之後,城西原住民也有幾戶跟著走的,但大部分都留了下來,守著日益興盛起來的邊城,慶幸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雖然商鋪從一個東家換成了另一個東家,可待遇卻是比從前更好了,不會再有人對他們頤指氣使,也不會有一個季度辛苦賺來的錢,最後卻一文錢都落不到袋裡的煩惱。

鋪面收歸垂拱堂,他們只需要交納足夠的租金,就能繼續經營,並且按季繳稅,餘下的所有收入都歸他們自己所有,這一規定更讓他們死心踏地的留在邊城,盡心盡力的經營店鋪。

其中屬鐵匠鋪生意最好,訂單都排到了年底,尤其鐵鍋、刀斧等物,只要進了邊城的,走時沒有不帶一兩件東西的,剪刀針黹等物最暢銷,買不到大件的,這些小零頭卻是好做,幾乎來一個買一把,再後來就會帶著家中的媳婦來挑,畢竟鍋頭灶案的女人最懂,她們挑她們用,才能趁手習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