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忍不住笑了出來。
關於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話題他曾經與周自衡討論過,此時一下子就領會到了周自衡話語中的幽默。老師與史官以及儒生們不同,並不一味認為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是成功的,相反他認為這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鮮卑的戰鬥力。
而現在,似乎又輪到了突厥。
李承乾想起老師談到過的胡虜無百年之運,以及遊牧文明的諸多不確定性與掣肘,不知怎的對突厥的恐懼也被沖淡了不少。他內心覺得這一次對突厥的戰爭是極有可能碾壓式的獲勝。
在中秋節的前一天,朝廷收到邊疆來報,七月之時,突厥犯邊,有幾小股兵馬時不時的來騷擾大唐邊鎮。代州都督張公瑾上書,認為到了驅逐突厥,還西域一片淨土的好時候。
李世民收到戰報以及張公瑾的上書後,等都等不及,於中秋節當晚召集群臣。
張公瑾將所有情報以及西域那邊的形勢全都分析了一遍,十分透徹。他認為突厥如今艱難,天災、戰亂,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吃不飽的突厥士兵們只會更頻繁的往東來打草谷。且現在東突厥自身難保,正是宣戰的好時候。
最終,李世民以突厥違背了當時在渭水邊簽訂的友好盟約,為了保護好邊疆的大唐子民為由,決定伺機出兵突厥,展現大唐雄風,一洗之前的恥辱。
大唐這個新興王朝的齒輪開始徐徐轉動,慢慢的向戰爭機器轉化。
周自衡所在的兵部已經開始高速運轉起來,當然,不止兵部,三省六部基本都被調動了起來。因為打仗並不僅僅只是打仗,而是在打後勤、打調度。
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同樣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尤其是這次的主帥是李靖,他行事素來謹慎,對戰前的準備尤其是糧草軍需的調度十分上心,而後者也是周自衡目前正在負責的事情,每日在戶部、司農寺、兵部、工部這幾個部門來回跑。
周自衡已經三天沒回過家了。
他有些惆悵。
假期就這樣結束了啊。
宣戰的消息並沒有四處張揚,或許要等到真正出兵的那一刻,民間才會知道要打仗了。如今的長安城裡,百姓們只是有些疑惑,為什麼接連幾日,都有快馬在城內城外跑來跑去,而且出長安的大戶人家似乎多了些,城門處的盤查也嚴了一些,尤其是針對那些出城的西域商人們。
不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在一些消息靈通人士的透露下,許多人也都明白了如今的形勢,或是陷入到激動或是陷入到惶恐之中。
「也沒什麼好擔心的。」有老者對著街坊們說,「陛下還在呢,朝廷也還在。況且,悲田院也還在呢,我下午還得去那兒開點藥去。」
對他這樣的病人來說,悲田院照常開業,就說明一切都不打緊,都還在正常的軌跡之中。<="<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