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石,要留下一些作為應付天災和意外的囤糧。真正可以動用的估計也就五石。」周自衡替魏徵將橫刺過來的蘆葦擋開,「五石米,換成銀錢,按照市價大約兩三百文。」①
這兩三百文,就包括了一家人的吃穿住行甚至是生老病死。
他有些感慨,如今畝產三石都只能有兩三百文的結餘,那可想而知之前畝產兩石不到的時候他們必然是吃不飽也不敢讓自己吃飽的。
被他這麼一算,魏徵的心情也變得更為沉重起來。
他從來都知道民生多艱,否則也不會將匡扶天下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只不過,以往的「多艱」是存在於畫面中與講述中的,是他曾經親眼見過的具體的人,他是在用情緒來感受。而現在,周自衡用一串串的數字從另一個他從來沒有想過的角度,清晰的體現了「多艱」到底是艱到了什麼程度。
對於魏徵這樣一直與政務與公文打交道的人來說,這種方式反倒更加清晰更加銳利,讓他從原本發自於情緒的感知中一下子就跳了出來,進入到了理性思考的範疇,並且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事情的嚴重性,悚然而驚。
他聽得非常認真,恨不得現在這兒就有筆,能讓他立刻把這種邏輯與感受寫下來,趕緊寄往長安去。
而對周自衡來說,用數學來衡量事物,則是本能。他炫技式的用數字來分析這個問題,其實也是為了讓現在的朝廷上層能夠重視農業。他眼前這位,可是未來皇帝的肱股之臣!而想要振興農業,靠他自己一個人顯然是白日做夢。
魏徵陷入到了自己的思考里,喃喃道:「那普通的農家呢?」
周自衡聳聳肩,認為他們即使好也好得有限:「他們要交地租地稅、調、庸,還要留一部分做種子。而且,他們的事務也更雜,要種麻種桑,還要紡麻紡紗……」
魏徵嘆口氣,肯定了他之前的話:「所以,三石是遠遠不夠的。」
昨日的喜悅似乎一下子就淡去了。
他看向周自衡,眼裡有著亮光:「你既然提出這個問題,想必已有對策。周十三郎,三石,是你的極限嗎?」
魏徵問的這個問題,周自衡曾經與徐清麥聊過。
「四石!」他篤定的說道,「以甲字屯為例,風調雨順的話,我能做到的最大的極限就是四石。」
四石,也不過就是四百斤而已。在沒有更好的種子之前,這已經是這邊的畝產能達到的極限了。
魏徵頷首,知道他沒有誇大其詞。<="<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