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食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你向來招桃花,還大多是爛桃花。」陶隱漫不經心地拿筆塗鴉,說話也沒了把門的,「偶爾有朵看著不錯的,結果是夾竹桃。」

陶泓沉默了片刻,說:「被毒過一次也學個乖。算是漲經驗值吧。」

陶隱這會兒也沒諷刺她的心思了。他素來是嘴硬且不輕易認錯的,放軟口氣基本就是退讓了,「要對人沒這意思就挑開了說,最多再找地方搬出去就是了。你老這麼稀里糊塗地,別被人扮豬吃老虎了。」

陶泓知道弟弟說得有道理,但仍下意識地為邵硯青辯解:「他不是那種人。」

「陶泓,你不是真想讓我叫他姐夫吧?」

「……滾!」

作者有話要說:開假第一天,忙瘋。

回來時下大雨,堵車堵成狗。

更晚了。

那啥明天也是晚上更。

然後今天沒什麼菜,就幾碟滷水。嗯,我喜歡吃鹵貨啊,像是麵筋啊,筍啊,豆乾啊,海帶啊特別好吃,葷的話喜歡豬尾巴和豬舌。鴨肝鹵也很好吃,還有羅漢肉什麼的,切一切可以泡麵里吃。鹵魷魚也是不錯的,還有鴨胗鴨心之類的,中國人民真是熱愛吃啊!邊角料什麼的加工一下就成了美味了。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海外貼,說有個哥們去肘子國留學,饞鹵貨饞得不行,於是找肉店買豬耳朵買一大盆,特別便宜,回家滷了吃得淚流滿面,後來連著幾次去買 ,店主就問他:你養了幾隻狗啊。= =,他:?據說肘子國的豬耳朵用來餵狗。(喂!浪費的肘子國人!)其中可信度不可考,畢竟狗糧也不算貴吧。但說明一個問題,咱們真是熱衷於利用邊角料製造美味的吃貨帝國子民。

買過一本汪曾祺老先生的四方食事,老先生散文寫得很好,寫吃的也很有味道。字裡行間,能看到一個童心未泯的小老頭兒,倔著脖子和你說:哎,這個就好吃就好吃!又寫楊梅:極大極甜,顏色黑紫,正如熾炭。用鮮綠的樹葉襯著,炎炎熠熠,數十步外,攝人眼目。(= =,我跑去榨了杯火果汁喝喝。口水了。)

上一章的香菇燉雞,老先生的書里有個比較相似的,就是雲南的汽鍋雞,也是利用蒸的方式做出來的,只是用的雞很講究,是騸了的母雞(武定壯雞),對,是母雞不是公雞。問題是公雞有東西可以騸,母雞騸哪裡?老先生不得其解,我想大約和做絕育差不多。- -,不過割的地方不一樣。哇哈哈哈……

南與北,不同的食材與不同的氣候,不同的地理環境和不同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同樣的菜有不同的味道,也帶著不同的回憶。有遊子回家鄉,想要尋找記憶里的場景、夢裡的童年,很多時候就是從自己熟悉的味道開始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