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寒香本就是群演出身,她二十多歲這段時間,就和劇本中的女主一樣,在各種劇組打轉,和別人爭搶一些無關緊要的小角色,秦尤看這份劇本第一頁就被打動,就是因為那些台詞和劇情讓她回憶起了她上輩子,十年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掙扎。
如果不是她生來就自負,從來不信這世上有任何她做不到的事,或許她早就放棄這條路了。
李寒香也沒有放棄,只不過,不像劇本中的女主角得到了意外的導演賞識,李寒香選擇了另闢蹊徑——給自己寫劇本,讓自己演主角。
她的第一個劇本——或者說是旁觀者知道的她的第一個劇本,被估了個好價錢,但她主動壓低了價格,就為了加一條條款進去,她要自己出演主角。
不過她最終還是放棄了,那部電影她最後一次演戲,那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她就只寫劇本而不出演了。
成了專職編劇後,她反倒有了比原先當演員時更大的名氣。
胡文博告訴秦尤,李寒香是拿她當原型寫的這劇本時,秦尤其實覺得這個女主角並不像她,更像李寒香自己。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秦尤對這個劇本的感覺很好。
她對這個劇本有無限的信心。
這份劇本保留了李寒香一貫的長處,但又靠題材補足了她原本的短板,她從前喜歡寫的故事太普通,她能把普通的故事寫出韻味來是她的本事,但不管怎樣,大多數觀眾去電影院就是想看點自己生活中永遠不會發生的事,而不是看人將自己的普通生活搬上大熒幕。
女主是籍籍無名的演員,這個身份既能發揮李寒香的優勢,又能引起觀眾的好奇心,她寫得再紮實再現實都沒關係,觀眾本來就喜歡「演員的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這種揭示嘛。
與此同時,劇本前八十多頁維持了李寒香一貫的溫吞,把所有可能的劇情轉折都消湮於無形,但這漫長的溫吞可以理解為引爆最後短短十幾頁的鋪墊,就像一道長長的引線燒了很久終於引爆炸彈,觀眾走出電影院時記住的,不會是那漫長的引線,而是最後的爆炸,而且因為有了前面平靜的襯托,最後的爆炸顯得那麼絢麗而動人,所以衝擊感也有了。
其實如果說句老實話,秦尤更喜歡李寒香平時的風格,那種極致的平淡與克制,一種回味悠長的平淡。
但她也清楚,這種類型的電影受眾極小,李寒香已經將它做到了極致,成績也就是不溫不火而已。
所以從純粹功利的角度來講,這就是「補足了短板」。
電腦屏幕上,胡文博已經把李寒香的郵箱地址發了過來。
秦尤稍微措了一下辭,表示希望可以約對方出來一起吃個飯,聊聊這個劇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